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切的完結上(1 / 3)

一天晚上,錢莉見丈夫實在太辛苦了,於是買回了兩隻雞蛋,煎給他吃。當她將煎好的雞蛋端給丈夫時,3個幼小的兒女立即圍了過來,6隻眼睛刷地盯著碗裏香噴噴的煎雞蛋。看著兒女們貪婪的眼神,李士昌說什麼也動不了筷子,於是便將兩隻雞蛋分給了3個孩子。錢莉見狀,驚叫了起來:“士昌,你怎麼把雞蛋給他們吃了?”

淚水頓時從李士昌的眼睛裏奪眶而出,他哽咽著說:“孩子們從出生起,還沒有吃過雞蛋,我能咽得下去嗎?”說到這裏,他下意識地抹了一下眼睛,痛苦地說:“我真是對不起他們啊!”

一年後,林祥飛經別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叫王曉燕的女孩子。王曉燕說自己家住台南的鄉下,家裏有一個做泥瓦工的父親,還有一個比她小一歲的弟弟。她本來在這裏的一家工廠做工,由於廠裏不景氣,廠裏辭退了部分工人,她就是其中之一。林祥飛聽後,連忙對她安慰著說:“既然這樣,你就在我這裏幫幫忙吧!”

就這樣,王曉燕便留在雜貨鋪裏幫著打點生意。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感情不斷升溫,很快便同居起來。

一天下午,一位年輕小夥子突然來到林祥飛的雜貨鋪。見到王曉燕後,淚水滿麵地對她說:“姐,爸為人家做工時,不慎從屋頂上掉下來,傷得很重,可家裏沒有錢給他治病,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啊?”

王曉燕聽後,頓時梨花帶雨。林祥飛見狀,連忙對他們姐弟說:“別慌,救人要緊。”說著,便拿出雜貨鋪裏的所有周轉資金,對他們說:“走吧!我們趕緊把錢送去,順便看一下你父親。”

王曉燕愣了一下後,連忙對林祥飛說:“祥飛,如果你跟我們一起去,來回要好幾天的時間。雜貨鋪裏的生意現在這麼好,損失真是太大了啊!”說到這裏,她沉思了片刻後,又說:“要麼我跟弟弟先把錢送回去,待爸身體有所好轉,你再抽時間去看他一下,怎麼樣?”

林祥飛想想王曉燕說得也有道理,便點點頭說:“曉燕,就按你說的辦吧!有什麼情況趕緊告訴我。如果你爸沒有什麼大問題,你就趕緊回來。”

一個星期過去了,王曉燕沒有給林祥飛捎來任何消息。半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音訊。林祥飛不禁慌了起來,便關上店門,直奔王曉燕台南的老家。可讓林祥飛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問遍了全村人,回答他的是這裏根本就沒有叫王曉燕的,也沒有那個泥瓦工。這時他才如大夢初醒,原來自己被人放鴿子了。也就是說,社會上的一些女人,利用婚姻大事,專門騙取男方的錢財。一旦錢得手後,便消失得無蹤無影。林祥飛不禁大叫一聲:“報應啊!這是老天對我的懲罰呀!”

林祥飛從台南回來後,大病了一場。他沒有錢看病,隻能躺在床上等死。一天下午,那個叫蘭芝的少婦突然來到了林祥飛的雜貨鋪。她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林祥飛,淚水止不住地奪眶而出。她已經知道林祥飛所發生的事情,大概是惺惺相惜,所以特地來看望他。見他這副模樣,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蘭芝是江蘇蘇州人,蘇州曆來出美女。她不但長著一副沉魚落雁之貌,而且還是師範學校畢業的高材生,父親是名醫生,母親是名小學教師,家庭生活還算小康之家。可讓她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次同學生日舞會上,她被駐軍部隊的張師長看中。緊接著這位張師長派自己的副官軟硬兼施,強行將她娶為三姨太太。1948年下半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張師長見勢頭不對,便先將她送到了台灣,買了一套房子。為自己的將來做好了退路。想不到張師長將她送到台灣後不久,在一次戰役中被打死了。從此,蘭芝成了小寡婦。

其實蘭芝第一次見到林祥飛時,就對他產生了好感。後來聽說他跟王曉燕談戀愛了,心裏還感到十分失落。現在見他被騙,除了對他同情外,又燃起了新的希望。經過多次接觸,蘭芝知道他是個服硬不服軟的男人,於是抹去眼淚,故作生氣地罵著:“瞧你這副模樣,哪像個男人?受了一點點挫折,就把你弄成這副尋死覓活的樣子,真像個小女人!”

林祥飛經她這麼一罵,突然醒悟過來,是啊!我曾經是堂堂的中統特務,連死都不怕,難道被這麼點小事打倒?他掙紮著從床上爬了起來,從店鋪裏拿了一些糕點充了一下饑後,便打開了店鋪。

蘭芝見自己的激將法起到了效果,十分高興,就從身上掏出一遝錢來,對他說:“我知道你沒有周轉資金了,我先借一些給你。不過,到時你一定要還我。”說完,未等林祥飛答應,便將錢放到櫃台上,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林祥飛有了蘭芝這筆錢後,雜貨鋪又正常運轉了起來。

三年自然災害,李士昌一家人雖然沒有被餓死,但一個個皮包骨頭,風吹一下就會倒下。由於經濟蕭條,城裏的搬運工也不好做了,有時一天幹下來都掙不到一塊錢。這時政府動員一些城裏人到農村去,李士昌未等幹部來做動員工作,便主動要求回老家鄉下種田。政府為了鼓勵城裏人到鄉下去種田,出台了一係列補助政策。凡是鄉下沒有房子的,可以按一家人口多少,免費砌幾間房子,另外還能按人頭給予一部分生活費。李士昌家過去雖然是地主,但老家的房子在解放初土改時,都分給了農民,所以老家已無一磚一瓦。縣政府城鎮人員下放安置辦公室領導根據李士昌家的實際情況,除了給他家砌了三間房屋外,又每人給了50元的生活安置費。

李士昌由於在城裏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名搬運工人,所以到農村後,並不怎麼感到幹農活有多苦。隻是錢莉由於一直在糧店裏做營業員,別說沒幹過農活了,就連麥子水稻長的是什麼樣子也搞不清。但既然到農村來了,她也就隻能硬著頭皮幹了。特別是隨著兒女們一天天地長大,相繼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除了要吃飯穿衣外,還得要錢上學。夫妻倆為了多掙工分,便經常起早貪黑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