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從來沒有想到,勝利會來的如此輕鬆。

他還記得兒時自己的部落被明朝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整日裏疲於奔命,族中無數的老弱婦孺都死於遷徙的途中,在那時的記憶裏,明軍就像一頭猛虎,就算是再強壯的馬兒,也無法抵擋。

可這次出擊,像是有神靈庇佑,他們多少次敗退在明軍的關卡和長城外,以為不可戰勝的明軍,真的碰麵下,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全殲了明軍的先鋒部隊之後,也先大喜過望,領軍殺入關內,直逼大同。

入關之後,前麵的探子回報,這一次,竟然是大明皇帝親帥五十萬大軍,禦駕親征,也先聽得一驚,帶著兩萬精騎,小心翼翼地在外圍打探。

五十萬明軍,數十裏連營,好像一頭龐然大物,僅是那遮天蔽日的旌旗,就足以讓人感到震撼了。

隻是這隻龐然大物,行蹤卻甚是詭異。

先是到了大同,卻並未出擊,在大同停留了兩天,先是朝紫荊關方向行進了五十裏,卻又掉頭返回了大同,沿著最初的來路,向居庸關前行。

也先和諸將商議,怎麼也不明白明軍的意圖,生怕其中有詐,設下什麼埋伏,未敢輕舉妄動,依舊尾隨其後。

又過了數日,看到明軍的旌旗已不如先前整齊威武,探子回報,看到的明軍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更有暗哨查探到,明軍更改路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王振先前想請皇帝到他老家蔚縣一行,後來又考慮到秋收在即,擔心大軍人馬損壞了百姓的莊稼,如此一來,便繞道而行。

蔚縣上下,為此還流傳著各種獻媚之詞,無非是歌頌當地出了王振這麼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也先和部下聽得麵麵相覷,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急命原來進攻宣府的瓦剌軍與之會合,自己親帥大軍,開始麵前這隻看起來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發起了衝擊。

王振接到快馬急報,瓦剌軍已經發起了進攻,心下大急,也不敢上報給朱祁鎮,便急命成國公朱勇統領五萬禁軍騎兵,作為後衛,迎擊瓦剌軍,其餘諸軍,則繼續行軍,盡快趕回居庸關。

朱勇乃是子承父業,其父朱能乃是大明名將,隻可惜,他和那戰國時的趙括有得一拚,都是紙上談兵,平日裏都是統領禁軍,在京城一帶耀武揚威慣了,早想出來建功立業,如今帶著五萬騎兵,一聽說追殺而來的不過是兩萬瓦剌軍,根本就沒想太多,壓根沒考慮原地備戰抵禦,而是帶軍直接迎麵殺了過去。

他深信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自己這五萬禁軍,都是大明軍中的精銳部隊,個個都以一當十,比之瓦剌的部落聯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優勢兵力哪裏需要後退避守,他需要的是酣暢淋漓的廝殺和勝利,來證明他將門虎子的聲威。

也先和鐵木爾在鷂兒嶺山峰上,看到朱勇的大軍殺入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早知道大明將領如此有勇無謀,我們何必等得如此辛苦?看來是長生天保佑,終於到了讓我們殺回中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