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044話:花燭之夜 1(1 / 2)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們習慣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稱作洞房,為何把新房稱作為洞房,流傳著有幾段傳說。

在遠古時期,陶唐氏堯稱王不久,他非常關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親臨牧區訪問牧民,忽然間傳來一般幽香,遠處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執火種飄然而來。堯王看得驚呆了,問牧民才知那是鹿仙女,從此堯王食不知味,一心惦記著仙女,決心要下山尋找仙女。

堯王帶領著四個大臣訪仙於晉南的仙洞溝,久覓而不得。忽然間見到一隻俏麗的梅花鹿悠然從姑射仙洞走了出來,堯王知道那是仙女,便迎上前去,正要接見時,有一條大蟒蛇突然的竄出,直逼堯王,堯王措手不及。隻見鹿仙女己經近在跟前,仙女用手一指,大蟒蛇頓時顫抖不己,倉惶而逃。

堯王的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長得窈窕美麗動人,兩人一見鍾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話佳緣從此喜結成了。

他們在姑射仙洞裏完婚,一時祥雲繚繞,百鳥和鳴。到了傍晚,結鑾之時,一簇神火突然射於洞頂,耀眼奪目,光彩照人。從此世間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稱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稱作為洞房花燭夜的習俗了。

秦朝時,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阿房宮,並派大臣到民間強選天下的美女。當時有一位十分俊美而聰明的三姑娘,被強迫送進阿房宮,但是勇敢倔強的三姑娘不甘心過那被奴役蹂躪的黑暗生活,就逃出宮外直奔華山。當時秦始皇焚書坑儒,無辜地迫害讀書人,讀書人被迫逃命,有個叫沈博的書生當時也逃到了華山。

一天三姑娘和沈博相遇,倆個人都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他們倆人各自傾吐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逐漸的繁生了愛慕之情,插枝為香,對天盟誓,結成為患難夫妻。在上無片瓦,身在密林的情況下,他們便以巨石下的一個洞穴為新居,夫妻倆人情投意合,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雖然生活困苦,但感到生活甜蜜。

後來此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後人對不畏強爭取自由的三姑娘產生了崇敬和懷念,便在華山山路沿途修建了不少寺院,每個寺院主殿都供奉三聖母的神位,這個三聖母就是三姑娘。

後來一些文人有杜撰了象寶蓮燈,劈山救母等美麗多彩的神話和吟詠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詩句,使得洞房的傳說更加的優美動人。

在西安市有一處六千到七千年前遺留下來的原始社會遺址半坡遺趾,它是母係氏族社會時期的村落遺址,遺址反映了當時的婚俗。當時的人們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裏,男人與女人到了婚期時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與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裏,這樣就有了洞房一詞。

洞房傳說是祖先軒轅黃帝規定下來的,黃帝戰敗蚩尤,平息了戰爭,建立起部落聯盟,製止了群婚,結束了野蠻年代,人類文明時代最初就從此開始了。

過慣了群婚的人類時代,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製,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這對剛剛統一了的部落聯盟來說,群婚製度存在著極不利於團結的因素,經常發生搶婚事件,不光男搶女,也有女搶男。新聯盟的部落之間,經常為搶婚發生打架鬥毆,時間一長,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間又有重新分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