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科技公司在過年後最終迎來了七位保加利亞來到專家,高明親自把他們帶到了辦公室,由關宰豪帶著他們和公司現有的雇員一一見麵。其中有兩位高級工程師是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過來的,一個叫孫向東,專項在硬件上,一個叫葉國平,專項在軟件上,都是不錯的留過學的人才,這兩個人現在的職位都是副總經理,但並沒有具體的業務分工,不單是他們,所有人員工作的最後具體分工還都沒確定,他們的工作要等到下一個項目開始後由高明和幾位專家來最後拍板。為了保障公司裏能夠在語言交流上消除障礙,關宰豪還特地招來了三名學保加利亞語的秘書和六名學英語的秘書,因為這幾個專家也大都都會講英語。
見麵後高明召集經理級人員召開了下一步的工作會議,按照在保加利亞時和幾個專家討論意向和大家討論建造一家芯片製造公司的可行性。幾個專家已經準備出了具體的方案,大家就開始逐條探討起來。會議室裏隻有高擁軍不懂英語,所以專門有個秘書坐在他身邊為他翻譯。這一討論就是一天,高明抱著個計算器,一邊聽一邊算著,從商業運營上對每個細節都提出了一大堆的問題,而幾個專家也都是學究,對他是有問必答,高明得到滿意的答案後就立刻記下,討論才繼續進行。
兩個副總開始見到大老板還有些發怵,但過了一陣後發現這個老板很務實,討論問題時從不介意別人當麵駁斥他的觀點,從而使討論顯得非常自由,非常學術化,兩人都很高興,也被帶動了起來,逐漸他們的問題也多了起來,都後來就完全放開了。
幾個人圍在一起談得熱火朝天時,一個秘書進來低聲跟關宰豪說:“關總,該吃飯了,我們都訂好了桌了。”關宰豪走過來低聲問高明說:“還出去吃嗎?”高明遲疑了一下就直接用保加利亞語問幾個專家:“你們想去吃飯嗎,還是我們買回來在這裏吃?”幾個人都覺得正說到緊要處,舍不得放下,都說:“還是在這裏吃吧。”高明又問高擁軍和兩個副總說:“你們呢,要不就在這裏湊合一下?”大老板都帶頭了,自己還能說啥,三個人都點頭同意。高明就跟那秘書說:“就在這裏吃吧,可不可以請你叫上司機幫我們買回些盒飯,不要太複雜,填飽肚子就好。”秘書應聲去了,幾個人又開始討論。
到了下午六點多鍾,這個會才散了,但方案才討論了一小半,明天還要繼續。幾個保加利亞人和關宰豪都住在亮馬酒店,肥水不流外人田,下了班,高明就請開會的人包括秘書都一起到亮馬酒店的阿華粵菜館吃飯,吃得專家們都讚不絕口,都誇中國菜太好吃了。
討論又接著進行了兩天,到第三天上午時終於確定了一個草案,芯片的研發小組立刻成立起來,芯片廠的廠址要提前預備好,但搞出了成果馬上上馬建廠。高明立刻請高擁軍聯絡海澱區政府去找廠址,別人跟政府不熟,也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如果地價足夠便宜的話,也可以考慮建起一個高科技園區,把工廠就放在園區裏麵。剩下的人就開始討論現在的組織架構怎麼搭,人員怎麼分配,以及未來的芯片工廠的架構。下午時,高明讓四個硬件專家各忙各的,又把三個軟件專家留下,和孫向東、葉國平一起討論軟件項目的規劃,兩人雖然一個是硬件專家,一個是軟件專家,但高明要求他們必須參加所有項目的討論。這一下又是一下午,接著第二天的一天,最後才確定了草案。
所有項目的大綱確定後,高明單獨邀請了孫向東和葉國平兩位到亮馬酒店的西餐廳吃飯,由高擁軍作陪,兩人很是受寵若驚。這個西餐廳的大廚是法國人,菜做得絕對一流,一時間亮馬西餐廳也成為了京城的時髦。
席間,高明就跟兩人交了底,他先是問道:“你們兩個一定奇怪我為什麼讓你們倆參加了全部的討論吧?”兩人對看了一眼,然後點點頭。高明笑著說:“這在常理上是不應該的,但在我們公司是必要的,保加利亞人畢竟是外國人,而且都是顧問性質的,你們才是我們公司將來擔綱的人才,所以需要了解各方麵的業務,我們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人才來統領全局。如果我們公司隻是想要混碗飯吃,那我們也不會這麼安排了,你們就可以各抓一攤,但我們的確有一個遠大的目標,要把這個公司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公司,要在高新技術領域保持領先的地位。”聽了這番豪言壯語,兩人又對看了一眼,似乎不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