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後,幾個人圍著茶桌坐成了一圈,由石秀幫助給眾人倒上剛剛泡好的普洱。鮑文輝和高明則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聊了一陣後,雙方才進入了正題,高明問道:“不知道鮑先生對緬甸現在的局勢怎麼看?”鮑文輝喝了口茶,把茶杯放到桌上,不緊不慢地說:“局勢大體上很亂,但還是有很多機會的。”高明問道:“哦,什麼樣的機會?”鮑文輝說:“可以圖霸的機會,現在仰光的政局混亂,新成立的黨派多如牛毛,各黨各派都在互相明爭暗鬥,打得不亦樂乎,緬共的幾股勢力也盤踞在各自的根據地上,誰都拿誰沒辦法,緬共中央形同虛設。另外,政府也在不斷地對各個派別或招撫或絞殺,但基本上都沒什麼太大的收效。這時候如果有誰能夠真正地爭取到民心,並且有強力的軍隊作為保障,則不愁大事不成啊!”高明問道:“那麼如何可以爭取到民心呢?”鮑文輝說:“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讓他們切實地在經濟上撈到好處,他們就會跟著你走。”
高明接著問道:“那麼鮑先生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呢?”鮑文輝說:“首先在我的根據地裏發動一切力量改善民生,大力加強宣傳,使這裏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延安,第二,對其他地區,特別是政府軍的控製區要大力實施政治和經濟的滲透,政治滲透主要就是發展黨員,宣傳新的社會主義思想,至於經濟滲透嘛,就是利用政府部門急於在經濟上做出成績的心裏跟他們合作搞一些企業,或是辦學,目的就是在廣大群眾中樹立我們可以治理民生的形象。當然,所有這些都要有軍事上的保障才能成功,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打不過我們,他們才會願意和我們合作。”高明點點頭,這個是中國GCD當年得天下的辦法,麵前來看有選擇地用在緬甸應該也是可以的。高明說道:“這個可是當年我們的偉大領袖得天下的辦法啊,執行上必須有相應的幹才才啊!”
鮑文輝說:“是啊,各方麵的人才都總覺得不夠用啊,相比之下軍事人才就更是緊缺,這次張先生給我們送來了那些軍事骨幹可對我們幫助太大了,不過,我相信就象當初的延安一樣,一旦我們的聲望建立起來了,那麼各地的人才都會被吸引過來的。”高明點點頭,喝了口茶問道:“那麼鮑先生估計需要多長時間、多少資金的支持就可以搞定這件事呢?”鮑文輝知道這是進入到核心問題了,說明對方對自己剛才的想法還是讚同的,他不緊不慢地說:“大概需要有1000萬美金就可以啟動了,其中軍隊建設大概需要花掉300萬左右,政治統戰工作也也要有筆開銷,大概在100萬吧,剩下的都放在經濟和民生的建設上。至於期限嘛,首先說說軍隊,我們的軍隊是經過戰火考驗的,可以說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現在有了這些軍事骨幹的加入,有了精良的裝備,我想大概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練成一隻強軍;統戰工作也可以馬上建立起我們的網絡,預計有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建成初步的模樣;再一個就是經濟民生,我想先搞些上手快易成功的項目,使群眾對我們建立起信心,這個大概有半年就可以,至於以後嘛,那就是象滾雪球一樣,慢慢地把各方麵的工作開展起來。”
高明心裏暗歎這個緬甸的生活水平實在太低了,1000萬就可以搞出個“延安”來,不過想想當初的延安恐怕連一百萬都沒有。鮑文輝一邊喝茶一邊看著高明的反應。高明眉心微蹙,用手轉著茶杯沉思著,鮑文輝是塊材料,他堅忍果決,雄才大略,他缺的隻是資金的支持而已,而這也是緬甸各個勢力普遍缺乏的一個最基本的支持。
半晌,他看著鮑文輝問道:“鮑先生,如果我可以提供資金的支持,1000萬不是問題,如果需要,我隨時可以再投1000萬,或者再多也不是問題。我想談談我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對,或許您也可以指教一二。”鮑文輝點頭說:“高先生不用客氣,有什麼問題盡管明言。”
高明說:“首先,我覺得對於緬共的其他勢力要加以統戰或收服,資金咱們現在算是充裕了,可以給他們分些好處,讓他們漸漸離不開您的經濟援助,從而到後來以您為馬首是瞻,至少不要與您為敵,您可以和他們共享許多東西,比如情報之類的,如果他們的軍隊需要訓練,這也是統戰他們軍隊的機會。即便是表麵上的和諧形成的向心力也是極為巨大的,這將使您的延安象磁鐵一樣把各地的人才都吸到您的麾下。另外,對民眾的宣傳也是極為重要的,你們有現成的主義,現在缺乏的就是象當年的中國GCD一樣把主義之花紮根在民眾中,取得大部分人的支持,當然這種支持也需要建立在經濟成績的基礎上。在各地大力發展基層黨組織,再由這些骨幹發動群眾,所以這些基層幹部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需要,可以設立一個軍政大學,大批培養軍政人才,這些人將是你取得政權的基石。所以,即便是資金上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有了錢隻可能意味著你們的工作將會更為繁重,更加缺人手。不知我說的對不對,請恕我直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