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之後徐乾也開始進入短暫的調整期,不過華納的人卻找上來了。
來的還是馬龍,華納在徐乾身上可以說是受益匪淺,徐乾的第一部《無間行者》可以說是票房,口碑齊飛,這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能將商業性與文藝性完美結合的並不多,而徐乾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徐乾將《無間行者》的版權賣給了華納,他不再負責電影拍攝,隻負責分層。
這主要是徐乾將《無間行者》的精華都拍攝完了,續集他也想不出來,他也不可能再超越自己。
而且拍攝這種西方價值觀的電影並不是他的主體追求,他還是想拍以中方價值觀為主體的電影,這也是為什麼他更愛《無間道》勝過《無間行者》的原因。
《無間行者》的版權在華納手裏,這段時間他們拍攝了續集,雖然票房不錯,但口碑卻差遠了,這也讓人們更加懷念第一部的《無間行者》。
這也是徐乾為什麼不拍攝《無間行者》續集的原因,《無間行者》的故事基本上被他一部給拍幹淨了,可以說精華部分都被他拍攝完了,後來者想要超越它那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做到。
與其拍攝續集被人罵,還不如留下一部巔峰給後人遐想。
其他人不但不會懷疑他的實力,反而認為他的實力依舊那麼高深莫測。
“徐導,最近有拍新電影的打算麼?”
馬龍問道。
徐乾道:“我不是拍攝了一部《喜劇之王》麼?”
馬龍搖搖頭道:“那部電影不行。”
是的,《喜劇之王》在整個亞洲都享譽盛名。
韓國媒體都快把徐乾吹瘋了,他們稱《喜劇之王》這是一部描寫人性的偉大之作,徐乾是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
這部《喜劇之王》在韓國引起了觀影熱潮,柳飄飄和尹天仇的經典形象深入人心,很多綜藝節目中都還沿用了柳飄飄和尹天仇的梗。
在島國也是一樣,他們盛讚《喜劇之王》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並且還將影評人協會大獎頒發給《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雖然在整個亞洲翻江倒海,可是在北美,在歐洲都遇冷。
無他,文化差異,水土不服。
他們不能理解徐乾的無厘頭,也不懂得《喜劇之王》中的奮鬥的真義。
不過《喜劇之王》依舊取得了很好的票房,現在北美和歐洲票房加起來已經過一億美金了,這其中有海外華僑,華人的支持。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我養你”的那一段短視頻在ytb火了。
其中背景音樂《Here we are again》深得西方人的喜愛。
在另一個世界《Here We Are Again》是由CAGNET製作的歌曲,作為日劇《悠長假期》的插曲,因純音樂版作為電影《喜劇之王》插曲而聞名。
而且“我養你”這一段也實在是太美了,就算是西方人也喜歡。
一句“我養你”,太簡單,根本談不上哪裏好,但最美的情話根本不需要精雕細琢,隻需要脫口而出,畢竟愛是本能。
愛是可以超越界限的。
這句話從一個深愛的男人口中說出時,對一個女人的衝擊力不亞於淹沒紐約的那一場海嘯。它並非意味著大家衣冠楚楚因為房子車子吵得麵紅耳赤的現實,而是對女人公主幻想的一種滿足。它帶給了雙方無以倫比的責任感和道德感,在鋼鐵城市中得到歸屬的溫暖。哪個女人,可以抵抗住那個瘦到風吹就倒的男人一臉寵溺的笑著要為你撐起一片呢?
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人說出這樣的話需要多大的勇氣?
而且這段畫麵實在是太美,太淒迷,以至於連西方觀眾都震撼了。
這一段在ytb上點擊過千萬。
這一段在ytb上上了熱門,這幾乎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從來沒有一部中國電影做到過這樣的成就,但《喜劇之王》做到了。
雖然這其中有運氣的成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徐乾實力的體現,人的一生不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時也運也命也嘛,運氣也是人的實力的一部分,徐乾就是實力加運氣,因此他才獲得了成功,他才能取得今天這樣的地位。
《喜劇之王》在有土鱉上的大放異彩讓很多西方年輕人關注《喜劇之王》這部電影,這才能夠讓《喜劇之王》這部電影的票房在西方獲得了極大的突破。
畢竟一部電影再厲害,光靠華僑和華人是行不通的,還要靠許多本土觀眾的支持,很顯然《喜劇之王》就做到了這一點,它得到了西方觀眾的認可,因此票房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