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策略初探
文史在線
作者:孟秀民
摘 要: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要根據社會生產的市場需要不斷調整定位和培養方向,要注重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培養適應企業與社會需要的高技能的實踐應用型藝術人才。
關鍵詞: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實踐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社會生產方式和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急需一大批具有極高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當前,高職美術教育的辦學思想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已經不能完全適合社會生產的實際需求,因此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必須麵向未來、麵向社會,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促進我國告知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實現新發展。
一、未來的培養目標
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轉變為以訓練技能為主,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使學生樹立起更多就業意識和就業思維,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還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社會需要進一步培養思想品質、過硬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和健全健康的人格。
二、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手段的變革
培養目標的調整必然帶來教學的改革,尤其是課程的變革。高職藝術教育要以當今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為導向,科學地設置課程,合理地製定教學計劃,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建設,不斷適應未來藝術設計人才的需要。
(一)優化教學結構,完善教學模式
高職藝術教育應側重於學生能否掌握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課程的設置既要考慮社會生產的需要,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對於藝術教育課程的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寬鬆的學習氛圍,盡最大努力消除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的抵觸性,讓學生充分享受告知藝術教育的魅力和特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藝術教育的效果。
(二)藝術設計要立足實際
在當前的形勢下,高職的藝術教育必須走出校門,要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高職的藝術設計要不斷調整自身的定位,要以適應市場需求為標準和目的,藝術創作必須要走出畫室的封閉空間空間,要深入企業和市場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消費群體的最新需求,掌握時尚流行元素的最新發展,努力保持高職藝術設計教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三)藝術設計要注重實效
普通高等藝術院校的藝術設計往往隻用繪畫技法體現在紙上,也就是隻重視設計方案,輕視藝術作品在市場和社會上的實際效果,這就造成了大部分藝術設計作品與實際需求相脫離。因此,高職藝術設計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熟練了解和掌握機械結構和製作工藝,讓設計作品不管體現藝術性,更要能轉化成市場急需的作品。高職藝術設計的行為要注重具有科學的嚴謹性,體現實效,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的發展變化。
三、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高職院校作為教學主體,要注重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讓學生的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注重采取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形式創新辦學方式,要突破傳統辦學方式的局限,逐漸建立起“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辦成一個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