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政分兩途(2 / 2)

“呂相想要效仿山東六國養士,興辦官學?”

呂不韋知道秦王下麵會什麼,但大道相爭,容不得他退半步:“並非效仿,也並不是照搬山東六國。”

“多無益!”陳銳揮手製止:“丞相那套辭寡人已經知曉,可呂相,下霸主是我們秦國,而山東六國至今還在寡人鐵騎之下惴惴不安。”

“寡人憑什麼要效仿弱者?”

呂不韋一下子沉默無言,作為對手,也作為秦王的導師,他早就明白尚法的秦王與他的堅持存在根本對立關係。

他想要做得是在秦國大開文明之風,使秦國文明與山東六國比肩而立,使自己心中的化秦謀國方略成功。既然秦王不同意,那也無需他同意,深耕秦國二十多年,他的方略已經逐漸影響秦國,即便秦王或許也難以知曉。

兩人心中各自不歡,做一番表麵功夫後,呂不韋離開。

過後陰影當中一道修長人影漸漸顯現,是李斯的身影。

“你如何看待?”陳銳長身而立,手持竹簡。背對著身影近半沒入黑暗裏。

“戰國之世,秦國以強大勢壓下,然就文明風華而言,無論是根基還是形式,尚遠遠不如山東六國。”李斯從容道。

陳銳則異常平靜,看不出喜怒。

“然則,呂相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話鋒一轉,李斯歎道:“並非秦國無財力人力大興文華,寬政,而是基於商鞅法治的根基理念:國無異俗,民務厚重,耕戰為本,心無旁騖!”

“此乃秦國根本治國方略,呂相一旦若心中想執行,勢必與商君法背道而馳,而李斯一介庶人毫無資格評價呂相方略,也無資格對商君法進行置喙。”

李斯一時默然,唯有大殿微風清晰可聞。陳銳也不話,隻在幽幽微光中專注地盯著李斯。沉吟片刻,李斯斷然開口:“呂相大行文華,在於開民智,誘民心。民心同,則王顧忌,必行寬政於民,亦可穩固秦法。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秦法不得民心?”

又是片刻默然,李斯又斷然開口:“秦法固得民心。然庶民對秦法,敬而畏之。對寬政緩刑,則親而和之。此乃實情,孰能不見?敬畏與親和,孰選孰棄?王自當斷。”

“敢問先生,據何而斷?”陳銳放下竹簡,銳利的眸子有火焰生出。

“據秦王之誌而斷,據治國之圖而斷!”

陳銳目色精芒閃爍,暗感倒是沒有白費在李斯身上的苦心。

“先生教我。”陳銳肅然躬身。

李斯粗重地喘息了一聲,也起身一拱手,正色道:“秦王之誌,若在強兵息爭,一統下,則商君法製勝於呂相方略。秦王之誌,若在做諸侯盟主,與六國共處下,則呂相範略勝於商君法製。此為兩圖,李斯無從評判高下。”

“先生一言,一解我惑!”陳銳又是一拜。

事實上,他心中既不想遵循商君法,也不想按照呂不韋方略而言。

誠如李斯而言,兩者各有好處,但又為何不能兩者兼得?

“李斯先生可為吾之舍人也!”

李斯跪伏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