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誰是最強的舌辯之士--諸葛孔明
為聯合江東孫權共同抵抗曹操,諸葛亮過江來遊說東吳。正趕上江東眾文臣舉行反戰示威靜坐,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峻、程德樞等名士一一問難孔明,比如為什麼劉皇叔得到您“臥龍”先生先生後一敗再敗,反而不如從前了呢;現在曹操率百萬之眾大兵壓境,該怎麼辦啊;你是來東吳當說客的吧;漢室天數將終,劉備卻不識天時跟曹操爭江山,真是以卵擊石呀;你們家劉備是個賣草鞋的個體戶,憑什麼跟曹操抗衡哦;儂隻會說大話,恐怕未必能治經典、有真才實學呦……。這些言語多尖酸刻薄,冷嘲熱諷,詞鋒銳利,百般刁難,他們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心聲令孔明知難而回。
可諸葛亮和人比口才從來沒輸過,舌辯領域無可爭議的佼佼者,反唇相譏,舌戰群儒一一駁斥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論和質問,而且是對答如流,並無半點謬誤,令在座的眾位謀士啞口無言,盡皆失色。如果諸葛亮參加辯論大賽,都不需要二、三辯隊友,一個人就能作開篇陳述,自由辯論和總結陳詞,直接可以把對方辯友給駁倒。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正是由於有江東主降派這種嘈雜的不同聲音,才使得曹操在判斷上受到了幹擾,要不然他哪能輕易就相信了黃蓋的苦肉計和闞澤的詐降書,並欣然接受黃蓋來降。因為曹操知道江東有一部分人確實是想投降的,並且不戰而降的意願十分強烈,由於曹操盲目樂觀,因此放鬆了警惕(風險防範意識薄弱)。所以說主降派在不經意間,幫了主戰派的忙,為打敗曹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6*哪些人是長得最奇特、出眾的人:烏戈國的國王兀突骨,果然骨頭突兀,身高一丈二,打籃球肯定是第一高中鋒。
*益州別駕張鬆是長得最矮並且最醜陋的人,身短不滿五尺,生得額橛頭尖,鼻偃齒露,聲如銅鍾,形容猥瑣(一臉舊社會的模樣)。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量,此人確有真才實學。
*董卓無疑擁有魔鬼身材,平均三圍怎麼也得有四尺,據說他死後被人曝屍街頭,以火置其臍中為燈,膏流滿地(這人也太能惡搞了吧!)。
*長得最英俊瀟灑的要數江東俊傑周瑜了,書上說他是“資質風流,儀容秀麗。”是一個儒雅英俊的美男子。
*關羽的形象高大而又威武: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劉備的儀容也十分奇特,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那得多大的眼睛啊!估計可能是“鹹蛋超人”的前身),麵如冠玉,唇若塗脂(一看就有貴人相)。
*孫權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形貌奇偉,骨骼非常,有大貴高壽之表。(外貌特征長得有點象歐美人)。
27*誰最無賴--孟獲
普通人被抓一兩次就自動投降了,抓三次自己就自裁了,那孟獲可不是一般的“野獸”,諸葛亮費好勁擒、放了他七次,他才搞明白原來頑抗到底,是死路一條,這才心悅誠服地向諸葛丞相繳械投降。其實諸葛亮也夠累的,為了保證劉備“企業”的健康發展,不計成本的增加,不斷追加投資,不辭辛苦勞師動眾,套牢了沒關係,平倉再補倉啊。基於這個原因,諸葛亮抓了放,放了抓,以德服人一直抓到你服為止。其實處理民族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攻心為上,收服一個民族的民心比什麼都重要,這種和戎政策在封建社會是難能可貴的,是孔明的高明之處,其中內涵深刻而豐富,十分值得體會和品味。至於孟獲,知恥而後勇,還算有得救。
28*最有眼光、識人善任者--劉備
作為西蜀最高領導人,劉備可以不懂天文地理,可以不諳運籌帷幄,但是絕對不可以不識人、不善任。文章在一開始就描寫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從這時起,劉備獨到的眼光便得到體現,為他後來創出一番事業做好鋪墊,正如春秋時的呂尚在《六韜》裏所描述的那樣,“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
劉備結識關羽、張飛後馬上就能意識到這兩個人絕非等閑之輩,可作為左膀右臂,實現自己的遠大誌向,當即與二人結為異姓兄弟,誓不相違。後來劉備又籠絡到趙雲等一批名將,三顧茅廬聘請懷才抱誌的高賢諸葛亮出山,為日後建立霸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夠發現神奇自然需要良好的甄別判斷,犀利的目光以及極強的自信,不過也很難講千裏馬和伯樂之間到底是誰成就了誰,畢竟是先有千裏馬,而後有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