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美文欣賞(三)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片斷)
魯肅引孔明回到江東,先安排孔明到下榻的賓館安歇,自己先來見孫權複命。孫權正聚文武於堂上議事,聽說魯肅出差回來了,連忙召入,將曹操發來的檄文給他看,(原文)其略曰:
孤近乘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
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
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魯肅看畢曰:“主公尊意若何?”權曰:“未有定論。”(曹操要在我們家門口搞大規模軍事演習哦,偶現在也拿不定主意噯。)張昭曰:“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順。且主公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勢不可敵。以愚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偶們打不過他,還是投降算了。)眾謀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孫權沉吟不語。(哇靠,高薪聘用你們沒的用處呀!)張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則東吳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孫權低頭不語。(心裏隻想著兩個字:sb。)須臾,權起更衣,魯肅隨於權後。權知肅意,乃執肅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肅曰:“恰才眾人所言,深誤將軍。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權曰:“何以言之?”肅曰:“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麵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權歎曰:“諸人議論,大失孤望。子敬開說大計,正與吾見相同。此天以子敬賜我也!但操新得袁紹之眾,近又得荊州之兵,恐勢大難以抵敵。”肅曰:“肅至江夏,引諸葛瑾之弟諸葛亮在此,主公可問之,便知虛實。”(常言道: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嘛。)權曰:“臥龍先生在此乎?”肅曰:“現在館驛中安歇。”(這會兒估計不能睡,可能正在做腳底按摩。)權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見。來日聚文武於帳下,先教見我江東英俊,然後升堂議事。”(讓那孔明見識一下偶們的實力。)肅領命而去。(主公您就別瘦驢拉硬屎——苦撐了,還是留著實力對付曹操吧。)
《三國演義》美文欣賞(四)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片斷)
(原文)肅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舉行反戰示威靜坐。)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遊說。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小kiss而已)。”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卷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劉備好不容易把你請出來,可地盤兒都歸曹操所有了,不知道你臥龍先生作何感想?)”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如果聽我的,荊州早拿下了。)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哎,你說他瞎叨叨個包兒?)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也(你是不知道跑步健身的樂趣啊)。”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複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嘿嘿,再讓你拽,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