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北平(2 / 2)

雖然此時黎元洪就是個活動的橡皮圖章,但卻是國家名義上最高領袖。

黎元洪在段祺瑞、徐樹錚的陪同下在勤政殿節見了張學良。

張漢卿深知這些大佬接見的不是自己這個小小的上尉,而是自己身後龐大的奉係,自己隻不過是張名片而已,因此姿態放的很低,但卻不吭不卑的與他們交流著。

黎元洪的出場寒暄了些場麵話就借口離開了,黎元洪露麵隻不過是個麵子活而已,以表示對這次談判的重視,真正說話的是段祺瑞、徐樹錚。

段祺瑞先開場道“賢侄啊,你父親近來身體可好?這次你父親讓你來北京可見對你的重視啊,我們都是老家夥了,以後北洋就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場麵話過後段祺瑞直白問道“雨亭這次讓你過來,他對俄國人的態度是怎麼樣啊?我們皖係如果和你們奉係合做有什麼風險和好處啊?”

徐樹錚低著頭不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什麼,看不出臉上的表情變化,他早在張學良去北京之前頭一天就連夜回北京了。

段祺瑞雖然簡單直白的問道,但張漢卿卻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種氣勢,一種上位者的氣勢,會讓你有一種頂禮膜拜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虎威吧,不愧為北洋之虎。

張漢卿先作一禮道:“回段總理的話,家父身體健康同時托我向您問好。我來時家父已經全權授權我與皖係洽談一事,因此所以的事情我都是可以做主的。至於商討合作一事我們可以慢慢討論不急一時嘛。”

張漢卿深知中國人的談判,中國人的談判不是在正式的場所,而是酒桌上、麻將上、青樓裏,特別是當時特殊的民國初期。

如果現在就討論洽談一事,隻會顯得自己沒有城府,讓對方看不起,讓別人覺得就是個愣頭青。

現在在正式場合隻需要表明自己是來談判的、自己有談判的籌碼、自己是全權代表即可。

“嗬嗬也是,賢侄做了好幾天火車想必已經舟車勞頓了,先下去休息,晚上在為你接風洗塵。”段祺瑞笑嗬嗬的說道,心中暗暗道張漢卿不是個愣頭青啊,雖然年輕輕輕,卻有城府啊。

雖然曆史上段祺瑞的名聲就是個軍閥,但他這個軍閥和別的軍閥不一樣,一生清正耿介,頗具人格魅力,號稱“六不理總理”( “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堪稱官員中的道德楷模。

若是放在後世又有多少官員可以做到?

他還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可以說是炮兵之父)。擔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如果說他有汙點,那麼他最大的汙點就是附有領導責任(民國十五年,軍警屠殺愛國請願學生上,造成“三?一八”慘案,雖然段祺瑞不知道此事也沒有安排人這麼做,但一個領導責任跑不掉,旋被馮玉祥趕下台。

在曆史教科書中,段祺瑞這位北洋軍閥代表人物是鎮壓學生運動的劊子手,是孫中山“護法運動”的討伐對象。

尤其發生在1926年3月18日的一起屠殺慘案,因為魯迅的一篇雄文《紀念劉和珍君》,“三?一八”這“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永遠把段祺瑞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慘案發生後,他隨即趕到現場,向死者長跪不起,並決定終身食素,至死都沒有違背這一決定。

張漢卿從內心是對段祺瑞人品人格是敬重的,對能力是高度讚揚的,因此把他列為了第二個要挖走的人才,但這個難度係數有點大,並非一兩天可以實現的,但張漢卿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沒關係一年不行就多等幾年,畢竟人家現在是中國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