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科長原是因發愁,圍困縣常委會議教師群眾問題,才沒心情辦理俺報到上班手續吧?”等待辦手續報到上班姑娘,聞聽科長推托原因,便當即鬆口氣說。“若真為這事兒的話,科長大可放放心心照常上您的班,原該幹啥還幹啥。因為早在之前半個鍾頭,俺已將上訪包圍縣常委會議室的教師群眾,勸說動員予以驅散。”
“什麼,你說什麼?就在半個小時前,有人已將上訪包圍縣常委會議室的教師群眾,勸說動員已經驅散?”白科長似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般,瞪大眼直視著麵前年輕女孩兒驚疑地問。“而且說這勸說動員驅散上訪教師群眾的人,原就是你這位弱不禁風的女學生?哼,你開什麼國際玩笑?小姑娘,動員勸散上訪教師群眾這可不是小事,多延遲一刻鍾,被新聞媒體向外界一報道,就會造成更加惡劣影響。你年輕幼稚不懂政治,可別為了讓俺給你辦安排報到手續而不擇手段,對誰啥事都可哄騙?造成不良後果是要負政治責任的。好了,不同你多說廢話了。你走吧,俺還要抓緊時間去縣委機關院哩。”
“科長啊,您先別慌走;俺說的都是大實話。早一會兒包圍縣常委會議的R鄉中心小學師生和當地群眾,確實已被俺勸導動員驅散了。”持函欲報到辦手續的女生著急地說。“不信您問問當時在場的這幾位先生和女士。”
“是呀,是啊。當時我們大夥都在現場。”人群中一位幹部模樣中年男子,當即趨前證實說。“俺是縣廣播站的記者,原本是聞訊後搞現場錄音的。這姑娘,對,她做動員勸說上訪教師群眾散開時,曾向大家自我介紹叫葉藍,當年省城大學畢業研究生,已考公務員被錄取,正要到縣教育局報到哩------”
“什麼,你就是新分教育局的研究生葉藍同誌?”廣播站記者尚未介紹完,心急的縣委辦萬副主任當即趨前,緊握葉藍手說。“俺代書記縣長兩位領導,先說聲:謝謝你!不僅為縣常委會議解了圍;亦為縣裏挽回一次將造成的不良政治影響和名譽損失;還為咱津水縣鄉領導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信訪教育課。走吧,葉藍同誌,現在書記縣長正在常委會議室,準備同你共同商討R鄉中心小學被迫遷址,如何征求師生群眾意見問題。白科長,你們局長剛才在縣委機關院讓俺轉告你:立即給葉藍同誌辦報到手續;假若辦的晚了,小心被縣委信訪辦隨即挖去。”
於是,該縣委辦副主任,又簡要講述了早一會兒,在縣委機關所發生,有關鄉下師生、當地群眾,圍縣常委會議室“討說法”反映問題;及隨後葉藍挺身而出,勸散群眾,化解矛盾的全過程------
“------根據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新形勢,新特點,信訪工作日益顯得迫切和重要。”
這是秋季裏某日上午。縣城中各單位均剛上班。縣委機關大院,常委會議室內,正在召開著例行會議。剛從市裏參加會返回的縣常委、副書記郝力民,正向與會常委們彙報“全市信訪工作會議”精神。常委們都在認真做著筆記。一張張莊重嚴肅的麵孔。而坐主席台正中位置的縣委書記費聰,神情卻更加凝重。突聽從不遠處的大門口,傳來一陣高過一陣的,顯然為群體噪鬧之聲。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竟及乎全被吸引了過去。雖尚未那個發出一聲,但從各自表情看,似乎都在猜測:是否又發生了哪裏群眾集體上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