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采訪調查的微波漣漪(上)(2 / 2)

亦就是在僅僅半個月前,當奉命赴市委擴大會采訪時,因未看到原本市委委員和侯補委員的、鍾景良和郝舒韻前來參會;而代他倆前來參會的津水領導人,卻是代書記婁清廉和代縣長江心誠。因當時便感覺十分意外和不解,故也未顧及當時的對像和場合,便在分組討論的津水縣會場提出疑問。

“婁書記,江書記,今天這是開的‘市委擴大會’,研究發展地域經濟的。又不是黨風廉政建設或社會治安專題會,咋叫您這紀檢委和江政法委書記,也‘拉郎配’的抓來參會?”謝媛大惑不解而直白地問。“那原係市委委員和侯補委員,本該參會的鍾郝二書記呢?”

“啊,是謝媛記者呀?您問這個嗎------”因被臨場發問,心理沒有準備,江心誠當即有點發窘地吞吐說,“是因為-----”

“小謝啊,你問得對;今天這的確既不是紀檢委召開的‘黨風廉政建設’會,亦非政法委召開的社會治安協調會;至於讓我這紀檢委書記,和老江這政法委書記我倆來參會,是市委領導臨時抓的‘差’嘛!”婁清廉當即打圓場說。“至於本該參會的鍾郝二書記,因臨時有特殊事-----對,是省裏哪位領導臨時通知的?隻好由我倆臨時來替代了。”

謝媛何等聰明的人!又豈能相信兩人的勉強解釋措詞?分明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和疑問顧慮嘛。僅從現場江心誠被突兀發問後,因沒思想心理準備,回答時的發窘勁兒,及婁清雖回答自然,但理由卻顯得極為勉強別扭;且讓兩位工作分工,風馬牛不相及的縣常委來代會,亦顯然不合常理;而本該參會的鍾郝兩書記,說什麼“臨時被省某領導通知赴省有特殊事”;哼,騙鬼去吧!

因既關心鍾郝二位的實際情況;又對婁江二位的解釋心存懷疑;而這謝媛又出於記者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職業習慣,於是,便帶著疑問下決心,終在未出會場和會議期間,便將津水鍾郝兩書記,“因受省委‘高靜逸副書記經濟案’的株連,正在停職反省問題”的疑問弄清。自己的恩人、戀人及患難之交鍾景良,和他私人感情上的紅顏知己,工作上的好搭檔郝舒韻,慘遭如此大劫難,自己還咋能靜得下心,吃得下飯,覺睡得安穩,寫得進去什麼狗屁文章?

因此自那天之後,又是將近一周來,我們的謝媛記者,可說是一直在忐忑不安和焦慮煩躁生活中度過。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作為一個維護黨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黨報新聞記者,如果連兩位正派正直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幹部的清譽和利益,都維護不了的話,那做這個新聞記者又有何意義?何況這兩位還是自己的恩人和最信賴的人。

實事求是講,被停職反省的省委高嶽兩領導有無問題,因自己鞭長莫及不了解情況,不敢妄下斷語;但起碼她決不相信,一個在洶湧洪流大災難中,為救一個萍水相逢素不相識女孩子,能將自己生死都能置之度外的人,還會有經濟等什麼問題?正是懷著如此的正義感和報恩思想,在經曆了近一周艱苦思想鬥爭之後,她才終於下定決心:拚著同別有特殊政治目的,且心性特別陰險狡詐的副總編邵向前鬧翻;甚至被對方惱羞成怒狗仗人勢實施報複,必將自己置之敗境——以致於丟了眼下,這令許多人豔羨的黨報記者鐵飯碗,亦要義無反顧的奔赴津水縣;那怕經曆千難萬險,亦要將鍾郝二書記的所謂問題調查清楚;爾後再坐下來敲打鍵盤秉筆直書,撰寫出一篇“翻案文章”。即便因頂不住省委某當權者政治壓力,市委費書記吳部長不敢公開支持市報發表自己的“翻案文章”,自己迫不得已將文章發在網絡上,亦然不改初衷------

亦正當謝媛剛同副總編邵向前意見談崩,她決心孤注一擲破斧沉舟,決赴津水完成特殊使命,整理裝具將要成行時,龔立受托肩負著特殊使命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