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接受遭挫教訓 重提合理建議(2 / 2)

“是他,我們的老班長鍾景良書記。”於良當即一陣驚喜地自語道。“嗬,老領導啊,您終於亦食人間煙火,敢於打破常規同既往老朋友聯係了。這就對了嘛。”於是,他按下接收鍵興奮地回答說:“鍾書記,我是您老下屬於良呀!您終於肯同以往相厚同事聯係了?這就------”

“廢話少說,事情緊急,我沒功夫和閑心同你囉嗦。”未料電話剛接通,對方開口便是訓斥說。“你這個縣常委和辦公室主任是怎麼當的?”

“鍾書記您別生氣別激動,小心生氣激動血壓又要上升。冷靜下來慢慢說清。”於良當即一驚,不知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卻還是耐心勸著對方說。“我不知自己最近又做錯什麼,惹您生憑大氣?”

“你做錯什麼了,自己心裏能不清楚?當然,凡牽涉本縣你常委和辦公室主任,正常工作範圍以內的事;到不著我這犯錯誤靠邊的幹部管。”鍾景良在電話中仍不依不饒地說。“但這件即將發生大事故,重災難的事,我既然知道了,若不早提醒你防患於未然,我就既對不起老朋友,亦不配是個中共黨員。長話短說,我抓緊告訴你吧。就是寧肯開罪報社直管她的邵副總編,亦要堅持來咱縣調查采訪的、市報新記者謝媛;人家冒著風險披肝瀝膽,為了咱津水縣政治大局。咱們卻咋能支走了事,推出不管呢?

“你清楚現時的津水縣,是什麼形勢下的城鄉環境與政情?可以毫不掩飾和誇張地說:因這數年來我同舒韻清廉等,傾力肅貪反腐,的確樹了不少對立麵;無論其前的王濤劉鳴也好,抑或嗣後周正元及劉李兩搭檔也罷,自他們惡行暴露後,雖得到了組織或刑事處理,被從政治舞台上趕了下去;但畢竟他們人還在心不死;且因多年在縣裏上層盤踞,結黨營私,可以說走卒親信遍布城鎮鄉裏------故給縣域政情平添許多不安定因素。

“一個年輕女記者下鄉調查采訪,‘為弄清縣裏領導層組織糾葛人事鬥爭’真相,對當事人和全縣廣大幹群來說,固然是好事;但對於省裏那個人,及他在市縣走卒們,無疑卻是克星;某些人生怕被他們業已攪混的水,再被一女記者調查采訪後重新澄清。他們能甘心和袖手旁觀嗎?必定欲千方百計予以幹擾阻止。你想啊,在如此惡劣嚴峻形勢下,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弱女子,單槍匹馬去闖龍潭虎穴,同某些惡勢力鬥,你們能放得下心嗎?”

“接罷了鍾書記一個提醒和警示電話,寒風凜栗的深秋季節早晨裏,我卻當即被驚出一身冷汗。”仍在返回太平鎮的汽車裏;於良被從回憶中拉回,卻還心存餘悸地說。“您說說,若不是鍾書記了解縣情,提醒和警示及時,看早會兒那形勢,倒真會造成大災難大事故,和不可彌補的損失呢。您說我這算不算犯了個大錯誤,若善後處理不好,留下後遺症的話,自己該不該引咎辭職?”

“哼,要我說呀,咱就該把這筆賬,全部算到剛才聚眾鬧事,圍攻汙辱記者,那夥歹人們的頭上。”一直集中精力開車的司機楊師傅,此刻亦恨恨然地插話說。“早一會兒李所長和警官們,不已把那夥鬧事人弄到派出所裏去了嗎?叫我說就該將為首者,和參予調戲記者人送縣城關進監獄;再以圍攻滋事妨礙公務罪,起訴判他們刑;而多數參與鬧事者,亦該刑事拘留,罰款罰勞役。”

“哼,如此惡劣行為,是不能輕易放過他們。”於良恨恨然地說。“至於最終如何處理那夥聚眾鬧事人?謝媛呀,你既是當事人,又是直接受害者,你的意見可作定案主要依據。你的意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