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三、沒有硝煙的戰爭(1 / 2)

說是比賽,其實就是一場商業模擬,目的在於研究商業活動中中美雙方MBA學生展現的不同企業運作方式,說到底是研究兩個國家的企業管理人員在合作或者競爭狀態下所采取的策略。

讀了一上午的材料,再加上下午開始時美方主辦人員詳細的講解,參賽的中方學生終於明白了此次比賽的目的,在這之前,就連班主任李奎光也並不清楚比賽的目的是什麼,隻是含糊地說比賽是由美方召集並主持的,而選中D大的原因是因為排名國內第一的A大的MBA目前有其他活動不能參加,總之他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每年都有的,大家應該珍惜才對。這自然是不用他說的,看看學生臉上躍躍欲試的表情就可以想見多少學生是迫切地想要展現自己,期待能夠在開學之初就在同學、老師、甚至美方人員中獲得尊重與青睞。

“看這意思,比賽並不在乎輸贏,”劉文濤低聲對坐在身邊的蘇小印和柏清說,“隻是看我們做決策的思路。這可能就是每組成員構成不同的原因,所以我們沒必要因為組裏沒有美國人就看不起自己,沒準兒美國人還沒咱們做得好呢。”

“這話你應該等李玉鵬來了再說,”柏清說,一邊看一眼身邊的空位,“這都幾點了,這大哥還不見人影!”

“要不我們先開始吧。”劉文濤看一眼電腦上的時間,“雖然隻是模擬,我們卻要把它當成真正的商場。”蘇小印和柏清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錯,真正的商場如同戰場,是不會等待任何人的,很多時機都是稍縱即逝。

“好,我們開始吧。”蘇小印和柏清都點頭稱是。

穿過因為是英文材料而帶來的層層迷霧,一旦著手開始比賽,狀況都逐漸清晰了。劉文濤組所給的材料是一家製鞋企業的,目的就是要根據所給出的市場狀況、企業人員及資金情況做出產品品種以及生產銷售的規劃。

“有意思。”蘇小印看材料看得高興,忍不住說道,看一眼柏清和劉文濤,“我們是不是應該根據每個人原來的專業有所分工?這樣才可以做到優勢互補。”

“這個主意好,”劉文濤說道,“我原來是做市場的。”

“這麼巧,我也是做市場的,主要負責策劃。”柏清說。兩個人不由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蘇小印。

蘇小印看著他倆,輕輕說道:“我也是。”三個字讓兩個人不由大失所望。其實覺得最失望的還是蘇小印,輕易不提一個建議,提了一個卻於事無益。

“李玉鵬怎麼還不來?”劉文濤說,“如果他是財務方麵的就好了。”

“別指望他了。”蘇小印說,“都是市場方麵的也沒什麼,平時我們做策劃案不是也要全麵考慮企業資源嗎,財務、人力也要為市場服務,什麼時候又真的會把財務、人力、市場部門都集中在一起想辦法了?”

“對,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柏清笑笑,“薑還是老的辣。”兩人對視而笑,蘇小印對“老”字是絲毫不在乎的,柏清知道這一點,也正是羨慕她的這一點,在她的心裏,是時時刻刻都害怕別人看出她的“老”的。

劉文濤聽著兩個女生的細語輕言,又看到蘇小印的笑,不禁心如揣兔,莫名地跳個不停,“她可不老,”他心想,“隻是與眾不同,沒有那樣的市儈氣,氣質是清新的,又讓人覺得溫和。正是我心中想象的女孩應該有的樣子。”這樣想著,目光不禁遊離到別處,怕一旦落到蘇小印的身上,就會如同癡了一般。

“是不是還要有所分工?。”蘇小印說,看到兩個人點頭,“那我看資金來源這部分吧。”她接著說。她盡量把話說得很委婉,當然是不願意讓別人覺得她頤指氣使。“怎樣說”有時候是比“說什麼”更重要的,多年職場,性格溫婉的她自然明白這一點。

“我來分析市場情況。”劉文濤說,他很快跟上了蘇小印的思路,並自覺不自覺地去配合她。

“那我來看人力這塊。”柏清說,對比劉文濤和李玉鵬,她覺得劉文濤強得太多了,那不靠譜的李玉鵬到現在都沒來。男人,都是這麼沒有責任心的嗎?不過現在看在劉文濤的份上,她很願意收回上午針對李玉鵬說的“MBA中好青年大把大把的,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那句話,而把它改成“MBA中好青年的確是大把大把的”。她因此更堅定了當初讀MBA時的那個決心,她現在是需要為自己做選擇的,而且最好是在讀MBA期間完成這個選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