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風急浪高,驚天騙局浮出水麵(7)(1 / 2)

獅子縣。

謝學會開的書記碰頭會上,李思文情緒有些低落,徐芷珊回省城了,他重回獅子縣紀委上班也一個月有多了,監視他的人也在半月前悄無聲息的撤退了,於清風那邊也再沒有什麼消息,他的心始終係在郭立功案子上,但眼下毫無進展的情況,隻怕預示著這個案子是不是真的就此終結了?

散會後,李思文下樓在院子裏的桂花樹下呼吸新鮮空氣,大院裏的樹大都落了一地的黃葉,樹上都是些光禿禿的樹枝。

入秋了。

門衛拿著一份報紙也溜到這邊來曬太陽,李思文看到他手裏的報紙後招招手說:“給我看一下報紙。”

這是今天的晨報,李思文隨便翻了翻,翻到第二頁主版麵時被主版的新聞標題吸引了:“夏恒地產大手筆,七億美金購進西歐新能源石墨烯電池科技公司”……

七億美金,折合人民幣就是四十多億,夏恒地產的前身就是夏恒鋼鐵,他們哪來的這麼多錢?

李思文當即仔細閱讀起這條新聞來,看完後才明白,夏恒地產手握四十幾億賣地的現金,這是一筆龐大的現金,但並購外資科技公司,這靠譜麼?

通常來說,國家是支持國內的企業,當然是有實力的企業去並購國外的科技公司,現在科技才是動力源頭,但事實上,一些外國寡頭很限製中國企業去並購外資科技公司,甚至設下不可逾越的關卡,限製中國公司獲得頂尖科技。

先不說並購會不會受限製,就談本身,夏恒地產隻是一家地產企業,冒然進入科技技術領域,外行領導內行,這行得通麼?再說進入這一類型的科技公司,後續的投入,不論是人力還是金錢都非常龐大,夏恒地產這一抖手就把全副身家投進去了,他們後麵又哪來的後續資金跟進?他們就不怕一著不慎幾十億資產打水漂?

一刹那間,李思文似乎嗅到了一種驚天“騙局”的味道!

回辦公室又在網上仔細查了夏恒地產的相關信息,夏恒地產重組,到現在幾乎已經完全背離了當初政府對重組的相關要求,連城地產接手後,幾乎沒有投入,但現在卻轉手騰挪,通過一係列的手段倒騰,把夏恒地產的地皮倒騰出四十幾億的現金來,他們把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簡直是玩到了極致!

這明顯就是在侵吞國企資產,而且胃口不是一般的大。不過因為夏恒地產幾次分發現金,原鋼鐵廠的職工再沒有一個站出來鬧事舉報的,以前是舉報不斷,現在是風平浪靜,人人有飯吃,人人有錢收,誰還願意去折騰?

不過李思文已經嗅到這種手段背後隱藏著的巨大隱患,這四十幾億巨額的現金並購外資科技公司,如果投資失敗的話,是不是表示這四十幾億現金就打了水漂了?

一旦打水漂了,職工怎麼辦?誰來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後果,整個北川市委市政府恐怕一下子就會走上風口浪尖,成為全國典型吧?

但現在有誰會注意這個?誰知道這件事背後存在的巨大風險和後果?

整整兩天,李思文從各種渠道開始秘密搜索夏恒地產以及這家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資料。

百度搜索和穀歌搜索也有百科說明,這家石墨烯電池能源科技公司是二零一四年成立的,地址在西歐的一個海島小國中,電話也有,不過李思文不懂外語,所以也沒敢冒然就打電話過去詢問。

再說了,如果這是騙子團夥設的局的話,他們自然也有相應的對策環節,電話那頭設有專人守候,無論什麼人打過去,那邊隻要說是電池科技公司就完事,加上語言不通,天各一方,也沒有人能搞得清真正的狀況。

這個電池公司主打產品是石墨烯新能源電池,據說是傳統電池容量的五倍,而且可以快充,五分鍾內可以充百分之八十的電量,並且體積比傳統的鋰電池更小,這可以充分用到手機和純電動汽車上,甚至軍用產品,比如無人機,水下深潛器等等,新能源強大電池的可用方向無所不至。

國家現在也在大力支持和發展新能源科技,石油的弊端顯而易見,一是不可再生,終將枯竭,二是汙染環境,三是國家容易受到某些大國的能源控製,一旦控製石油,就從源頭上截斷了你的能力,戰車沒油了跑不了,飛機沒油了飛不了,軍艦沒油了動不了,所以說,新能源也必然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種種跡象上看,李思文基本可以判定夏恒地產背後必然是一場大騙局,如果說以前他還覺得對方根本目的如雲遮霧繞看不清的話,那麼當夏恒地產拋出進軍新能源項目之後,對方的真正用意,或者說終極目標終於浮出了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