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備好這些文件,早在1955年,中共中央就組織了3個寫作班子:一個是由王稼祥、劉少奇、陳雲、陳伯達、胡喬木、陸定一、鄧小平等7人組成的政治報告起草委員會;一個是由安子文、劉瀾濤、宋任窮、李雪峰、胡喬木、馬明方、楊尚昆、鄧小平、譚震林等9人組成的修改黨章和修改黨章報告起草委員會;再一個是由周恩來組織國家計委人員起草“二五”計劃建議的報告。
《論十大關係》成為八大政治報告的主基調
按照政治局的決定,八大上劉少奇將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報告。七屆六中全會後,劉少奇陸續找國家機關、中央各部委的負責人去他那裏彙報。從1955年12月7日開始,一直到1956年3月上旬,他連續聽了30多個部門的彙報,目的在於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更多的實際情況,寫出一個好的政治報告來。
1956年1月中旬,毛澤東從外地回到北京。不久,他從國家經委主任薄一波那裏聽說劉少奇正在聽取國務院一些部委彙報工作,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就對薄一波說:“這很好,我也想聽聽。你能不能替我也組織一些部門彙報?”
從這年2月14日開始,到4月24日結束,毛澤東共聽取國務院34個部門的工作彙報,還有國家計委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彙報,實際聽彙報的時間為43天。這一段時間,毛澤東極為緊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幾乎每天都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一起床,就開始聽彙報。每次都是四五個小時。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隻要抽得出時間也參加。各部委在彙報前,都事先把彙報寫成書麵材料送給毛澤東。毛澤東聽口頭彙報時,不斷插話,提出問題,發表意見,進行評論。在聽取彙報的過程中,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路逐漸清晰,他最後將各種矛盾問題歸納為十種關係。
4月25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上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的著名講話。這一講話中貫穿一個基本的思想,這就是要“以蘇為鑒”,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此,毛澤東強調指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方麵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
講話的最後,毛澤東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這些矛盾在實踐中是否能完全處理好,也要準備兩種可能性,而且在處理這些矛盾的過程中,一定還會遇到新的矛盾,新的問題。但是,像我們常說的那樣,道路總是曲折的,前途總是光明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論十大關係》的基本方針,也是毛澤東關於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並成為八大政治報告的主基調。
在積極準備政治報告的同時,修改黨章和起草修改黨章的報告以及起草“二五”計劃建議也在抓緊進行。這樣,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起草、討論和修改,到1956年8月中旬,各項重要文件的起草基本完成。
萬眾矚目的盛會
1956年9月15日,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開幕。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次盛況空前的大會,大會有正式代表1026名,候補代表107名,代表著全黨1073萬黨員。50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以及國內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的代表應邀列席大會。
下午2時,會議開始,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彭德懷、彭真、林伯渠、董必武、張聞天、康生、林彪、鄧小平主持大會。2時5分,毛澤東宣布:“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在開幕。”全體代表起立,長時間的熱烈鼓掌,莊嚴的《國際歌》聲響徹會場。
接著,毛澤東致開幕詞。開幕詞中說:“我們這次大會的任務是:總結從七次大會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鬥。”
毛澤東在致開幕詞的過程中,全場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簡短的開幕詞竟被30餘次掌聲所打斷。
毛澤東致完開幕詞後,大會在當天的執行主席周恩來主持下,選舉了大會主席團(63人)、秘書處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其中主席團常務委員會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康生、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林彪、鄧小平組成,並通過了大會日程和會議規則。
在進行完上述程序後,大會繼續舉行,由劉少奇代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政治報告。
這個報告在總結七大以來的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向全黨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基本任務:
第一,在正確地估量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國內階級關係的變化及由此產生的政治形勢的基礎上,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到發展社會生產力上來的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