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變式學習模式之我見
教學研究
作者:向光華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中提倡“變式學習”模式。“變式學習”模式以教師為指導,以“問題”為載體,以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變式為主要學習手段。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三個基本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變式探究、歸納總結拓展創新。學習模式實施中的幾個注意地方:選好問題素材、理解好變式、保證開放的時間。
【關鍵詞】高中數學;變式;學習;模式
新課程的改革,強調了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輕鬆愉快地接受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這是高中新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數學教師應該懂得,學習數學不應該隻局限於對概念結論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而應提倡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讓學生帶著問題輕鬆步入課堂,在愉快且又適度緊張中學習(探究)、發展,這是數學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和境界,為此,我們對變式學習模式開展了一定的研究。
一、學習模式的內涵及特點
“變式學習”模式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載體,以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變式為主要學習手段,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質疑和探討問題的機會並注重多向互動,教學相長的一種嶄新的教與學的操作體係。具體地說:就是老師在科學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借鑒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思想方法和數學問題的編擬手法,有目的地將“變式”的思想引入中學數學的解題教學中來,對數學問題作多層麵、多角度的變式與研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想象中發現不變的本質,在“不變”中探求規律;將教學活動變為開放、寬鬆、愉悅、和諧的師生探究與交流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創新思維品質,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創新的能力,實現主動發展,並從中能夠感悟到科學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
本學習模式的課堂教學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力圖通過變式和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是教學內容、過程、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積極的評價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與以往相比,這樣更能提高課堂的效益。
二、學習模式的環節
1、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三個基本環節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創設一定的合理的科學情境,幫助學生主動地投入後來的探究過程之中。由於高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他們會通過感知材料,積極思考,帶著富有挑戰和價值性的問題參與學習過程,懷著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正是問題意識的萌芽,也是探究活動的開始。教學中教師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幫助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探究學習作好鋪墊,引導學生將客觀的知識轉化為主觀的知識,這應是一個由教師具體引導到學生獨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漸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