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

在塔裏木河流域靠近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一些古老村莊,流傳著一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古老傳說。

傳聞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之中,存在著一座神出鬼沒,會移動的古墓。

古墓時常沿著塔裏木河的上下遊之間移動,但卻從來不會走出沙漠之外,也不會離開河流沿岸太遠的距離。

根據許多塔裏木河沿岸村莊之人的描述,許多人曾親眼目睹此景,這其中包括一些年長老人,一些常在河邊浣洗衣物的婦女,還有一些則是在河邊玩耍戲水的孩童。

在以往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年份,由於西北到內地的交通不便利,使得這些傳聞從未被外人所知。

直到1977年,時任中國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的李定國無意間聽到此傳聞,對此極感興趣,當即寫信委托其好友徐國棟幫忙打聽此事。

徐國棟是李定國的好友兼戰友,兩人曾一起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出生入死,都為對方負過傷,可謂是生死之交。徐國棟在收到好友李定國的委托信後,也並未推辭,回信表示一定幫其留意此事。

或許是天意使然,當時徐國棟在國家勘探局任職,正是負責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的能源儲藏勘探工作。於是,徐定國在工作之餘,不斷在塔裏木河流域的一些古老村莊打聽此事,最終讓他得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

同年九月,徐國棟寫信給好友李定國,將自己這幾個月打聽到的事情都仔仔細細說了一遍,並最後強調在半個月前塔裏木河流域的一個叫圖木村的村莊附近,有村民再次親眼目睹了那座傳說中會移動的古墓。

得到準確消息的李定國異常興奮,連夜召集考古研究院的同事,並約定一天之後立即出發趕往新疆。

半個月後,在李定國的帶領下,一行十五人的考古隊伍來到了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茫茫沙海之中。在這其餘十四人中,有一人身份比較特殊,她是整個考古隊裏唯一的女性,同時也是李定國的愛人。

盡管十五人的考古隊伍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倘若是一些對考古行業極富了解的人看到這一行人,恐怕會大吃一驚,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在遠赴新疆的這一行十五人之中,除卻頭銜舉足輕重的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李定國不說,其他人竟無一不是當時考古領域裏分量極重的大人物,甚至其中一些人更是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裏成績斐然,堪稱各自考古研究領域的第一人。這其中的四五人,更是登上過報紙,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親自嘉獎。

甚至可以說,這十五人組成的隊伍占據了當時國內考古行業的半壁江山。

就是這樣極具分量的一行人,此時卻全都聚集在了這茫茫沙漠之中,副院長李定國的親自邀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大的原因是所有人都對存在於傳說中的沙漠中的這一座會移動的古墓感到好奇。

當夜,眾人在一間小旅館安頓下來。第二天一大早,迫不及待的眾人便立即按照地圖指示的位置趕往圖木村,這是一座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小到幾乎在地圖上都難以找到的小村莊。

徐定國負責接待好友一行人,並在李定國的再三請求之下開始幫忙準備此次考古研究所需要的工具和物資,幹糧、水、防毒麵具必不可少。為了以防萬一,甚至連一些盜墓之人常用的東西,比如黑驢蹄子摸金符這些東西,李定國也委托好友盡量找些。

靠近沙漠的圖木村是一個維吾爾村莊,村子裏麵住的都是些維吾爾族居民。當徐國棟離開之後,李定國安排隨行的考古人員在房間休息,自己則和愛人一起找上了圖木村村長,一個隻有二十六七歲的年輕小夥子,請他幫忙在村裏充當一下臨時翻譯。

隨後,小夥子開始帶著李定國拜訪村裏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想從他們的嘴裏打聽到更多古墓的消息。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村莊轉悠一圈沒有收獲之後,年輕人最終帶李定國找到了村東頭一名叫阿伊諾的耄耋老人,並從其口中聽到了一個更加讓人毛骨悚然的消息,那座古墓不光會移動,還會吃人!

吃人?盡管見多識廣,但阿伊諾老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還是把李定國嚇得不輕,畢竟這種古怪的事情可謂是聞所未聞,古墓會不斷移動這已經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會移動的古墓,還會吃人,難道說這座古墓是活著的,是有生命的嗎?

李定國不敢再往下思考,這種事情,即便是從事考古工作半輩子的李定國也有些心裏沒底,甚至覺得有些荒謬。

在經曆了短暫的失神之後,李定國眼中的震驚徹底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熾熱眼神。倘若阿伊諾老人所說的話是真的,李定國已經無法想象當這座古墓被發掘出來並公布到公眾視野之後,會引起何種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