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奪權風波(三)(1 / 2)

童謠案已牽連數日,城中百姓惶惶,禦史台多次上表,請求王莽取消徹查,而且,僅數日,王莽已裁撤十多位二品以上高官,此時王臨勢力已被打壓殆盡,王莽忽然意識到,王安大有攬權嫌疑。

想到此,王莽心中惱怒,但臉上未顯露半分,許久,王莽看著殿中眾人,朗聲道:“童謠案已牽連太多無辜,朕深感心痛,丞相孔光辦事不力,罰俸半年!”

孔光連忙走出朝班,跪伏在大殿中央,朗聲唱諾,這時,王臨大步走出,來到孔光身前,憤然道:“父皇,孔光借童謠案,大肆打壓同僚,兒臣深感憂慮,請求父皇徹查此事。”

看著王臨,王莽心中厭煩,但他畢竟是自己兒子,王莽也不好太薄麵子,隻冷冷道:“徹查童謠案,是朕授意孔卿,太子不必過問。”

王臨還想爭辯,這時,一名侍衛慌忙奔入,朗聲稟報:“陛下,雁門郡緊急軍情!”

侍曹走出,接過奏折呈給王莽,王莽匆忙打開,一目三行,片刻看完,半響,王莽憤然起身,將奏折扔在地上,怒道:“六萬北軍敵不過區區五萬匈奴主力嗎?”

半響,王莽臉上青筋亂跳,吼道:“他王邑輕兵急進,孤軍深入,導致今日之敗,雁門郡此刻危在旦夕!是朕用人不當!”

說到此,王莽長歎一聲,淩厲目光落在太子王臨身上,心中懊悔不已,若不是那日聽了太子王臨的建議,調回董忠,改用王邑,豈能有今日之敗?

想到此,王莽對王臨的恨更加深幾分,許久,王莽怒道:“太子當日保舉王邑,可想到會有今日之敗?”

王臨身子一顫,父皇居然把王邑兵敗推到自己身上,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半響,王臨“噗通”跪在地上,急道:“兒臣不知王邑會如此莽撞,孤軍深入,導致今日之敗,請父皇恕罪!”

王莽心中怒火再次燃燒,恨道:“童謠案因你而起,如今北地戰敗,也因你而起,將來叫朕如何放心將大新皇位傳授於你!”

停了下,王莽看著殿中眾人,厲聲道:“太子無能,擾亂朝綱,朕心痛之,特此,廢掉王臨太子之位,貶黜爵位統義陽王,擢令即刻搬出東宮!”

“陛下三思!陛下三思!”

眾臣忽然跪拜,為太子求情,半響,王莽憤怒吼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求情!”

看著玉階上憤怒的王莽,王臨心中酸楚萬分,父皇最終還是下手了,恐怕下一步,父皇會借著原碧的事向自己施壓,想到此,王臨雙眼含淚,哽咽道:“兒臣接旨。”

王臨連磕三個響頭,看著王莽,哀聲道:“出宮前,請父皇準許兒臣和母後告個別。”

聽到王臨請求,王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原碧,此時此刻,他王臨還有心思去會原碧嗎?但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王莽不便回絕,隻憤聲道:“準奏!”

王臨謝恩,起身向殿外走去,不久,王安走出朝班,朗聲道:“父皇,如今王邑戰敗,雁門郡岌岌可危,兒臣建議,由原大司馬董忠接替王邑,重整三軍,再戰匈奴。”

王莽強壓心中怒火,看著下麵跪伏的王安,半響,緩緩道:“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退朝!??”

???

離開未央宮,王臨一路疾走,奔皇後寢宮行去,此時,王臨心中百感交集,真想痛快哭一場,父皇竟決絕到如此地步,隻一句話,便廢掉自己太子之位,他日,再一句話,定會讓自己一杯鴆酒,把命獻上。

看著道路兩旁佇立的禁軍士兵,王臨輕歎一聲:“最是無情帝王家!”

許久的奔波,王臨來到皇後寢宮,剛剛走入,原碧迎上來,輕聲道:“參見太子殿下。”

王臨搖手,怒道:“不必稱我太子了,我已被廢。”

停了下,王臨又道:“你回房間等我,我有事找你。”

原碧輕聲唱諾,向房間走去,這時,王臨緩步走入母後房間,看著母後憔悴的容顏,王臨心中酸澀,眼淚不自覺留下,半響,王臨起身,向殿外原碧房間走去,不久,王臨來到原碧房間,原碧早已一臉焦急,在屋內徘徊。

“父皇已知你我之事,恐怕我們命不久矣!”

王臨輕歎一聲,看著原碧,將她摟入懷中,柔聲道:“如今,我們隻有奮力一搏,尚能保全性命,否則??”

原碧用手堵住王臨後麵的話,柔聲道:“我們該怎麼辦?”

王臨從懷中取出毒藥,塞進原碧手中,雙眼迸射寒光,冷冷道:“父皇這幾日經常來母後這,你隻需將毒藥放入他的茶杯即可。”

原碧的手在發抖,弑君之罪,大過一切,若不成功,自己必死無疑,可王莽不死,自己恐怕也不得善終,想到此,原碧堅毅的點頭。

王臨輕撫原碧額頭,又道:“我今晚回去布置,一旦你得手,我便揮兵入宮,掌控全局,那時,定會封你做妃子,也不枉費你為我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