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嵐縣位於成樂縣南二百餘裏,與成武縣毗鄰,擁有人口五千餘人,是定襄郡境內的中等縣城,而在岢嵐縣東北麵,有一條寬闊的馳道,馳道旁,有一座占地百畝的大營,大營內,毅然矗立著三座大倉,名曰北道倉,是數月前婁奔所建,用以屯放糧食,供養十餘萬大軍。
此時婁奔已帥主力轉戰雲中縣,扼守在原陽縣,糧草供應便成了首要問題,如果走馳道,會路過成樂縣,那裏已被木訥占領,新軍很難從那裏通過,無奈下,新軍隻能繞遠道,從東麵的小道北上,繞過武進縣,抵達定襄縣後西進,方能將糧草運到原陽縣,雖然繞遠,但很安全。
此時,一批裝載滿滿的車隊停列在大營前,這是即將出發的輜重隊,由副將厡熊統領,不久,守將李韜在數百親隨的陪同下,來到車隊旁,厡熊早已看到李韜,他立刻小跑來到李韜身前,雙手抱拳,朗聲道:“末將厡熊,參見將軍。”
李韜揚手,笑道:“不必多禮。”
此時李韜已來到輜重車旁,用手撫摸車上的麻袋,回身笑道:“這些糧食很重要,如果不能運到原陽縣,恐怕婁將軍麾下的數萬將士就要挨餓了。”
厡熊知道這批糧食的重要,此刻李韜提起,厡熊右手撫胸,毅然道:“末將一定不負所望。”
李韜點頭,不再言語,不久,糧食都已裝載完畢,蓋上厚厚的麻布,一名校尉奔來,向二人行禮:“糧食已準備妥當,可以出發。”
厡熊向李韜行一禮,接過親隨手裏的韁繩,看著李韜,雙手抱拳,以示告別,隨後,厡熊朗聲高喝:“傳令,出發!”
???
糧草已經運出,李韜緊繃的心終於鬆弛,此時河北已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匈奴與新軍各自堅守,停戰已有數日,此時帳內擺放著兩個碳鍋,溫暖的熱浪在帳中遊蕩,參軍景筱站在地圖前,凝視地圖,久久不語,而一旁,兩名校尉已等候多時,他們的斥候在百裏外發現了匈奴的大股部隊,約有三萬人,押送著數千輛輜重車向東行進,一麵白色的狼頭旗在隊伍中飄揚,依照二人對匈奴的了解,這支隊伍的主帥可能是木訥。
不久前,李韜接到斥候的消息,董忠已帥五萬兵馬抵達馬邑,與駐守在埒縣的號葉部對持,雖然董忠的兵力有明顯的優勢,但他畢竟遠道行來,兵馬疲憊,想要短時間內攻打埒縣,完全不可能,而剛剛斥候發現的這支匈奴主力,他們的目標極有可能是埒縣,隻要他們抵達埒縣,與董忠的一戰很快就會打響。
而斥候們發現的另一個現象讓李韜擔憂,那就是輜重車上運送的物品並非糧食和草料,他們運送的,是匈奴這幾個月所生產的攻城器械,有塔車,雲梯,攻城錘和巨弩,這些都是匈奴在幾個月之內打造而出的戰爭利器,雖然李韜也有心製造攻城武器,但朝廷撥付給婁奔的錢糧實在太少,使李韜有心無力,隻得作罷。
此刻,參軍景筱從沉思中轉醒,回身看向李韜,無奈笑道:“這支匈奴部隊的目標可能是埒縣,看樣,大帥會有一場惡仗要打。”
這時,一直站在帳中的校尉開口問道:“將軍,我們是否派兵伏擊這路匈奴主力?如果能夠擊潰他們,掠走這些攻城器,我們的實力將會大大增加。”
不久,李韜緩緩搖頭,他也很想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給木訥來個下馬威,替叔父報仇,想起去年戰死在抑虜的叔父,李韜心中的仇恨越來越強烈,但最終,理智占據了上風,李韜強行將心中的怨怒壓製,冷冷道:“北道倉是我們在河北唯一的糧食基地,如果北道倉失守,我們整個河北的戰局將會失控,原陽縣的婁奔主力將會麵臨無糧可食的境地。”
李韜話音剛落,景筱又道:“將軍此言有理,不可因一時之快而失大局。”
“那我們就坐視不管?”
校尉還是不太明白,這時,李韜已坐回到桌案旁,伸手在碳鍋上取暖,緩緩道:“你派一個隊的人去馬邑關報信,把匈奴東進的消息送給大帥就行,別的,我們也愛莫能助了。”
校尉雙手抱拳,唱諾離去,這時帳中變得安靜,不久,景筱來到李韜身旁坐下,也伸手上去烤火,無奈笑道:“將軍認為匈奴會不會來攻取北道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