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一年冬十一月末,木訥終於發起對馬邑關的全麵進攻,四萬騎兵在馬邑關前擺開陣勢,七千名從成樂縣臨時調集來的民夫開始組裝五十架龐然大物,長長的臂杆呈四十五度角仰視天空,這是匈奴在近半年時間製造出的五十架投石機,用河北最精良的工匠打造,雖然投石機不便於攜帶,但他對於攻城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投石機旁,三百輛衝車嚴陣以待,還有塔樓,五十座塔樓矗立在投石機百步後,等待大戰的到來,此時,一隊千餘人的騎兵隊疾馳而來,護衛在投石機兩側,隻等木訥的命令下達。
不久,戰鼓緩緩敲響:“咚??咚??”
旗門開處,木訥在數十人的護衛下來到陣前,眺望遠方巍峨的城池,木訥搭起眼簾,仰視城頭,一名身穿金甲的將軍站在城樓上,也在眺望自己,半響,木訥用馬鞭指向那名金甲將軍,顧語身邊謀士道:“那名金甲將軍就是董忠,這一戰,我們要拿出氣勢,徹底震懾漢人軍隊,讓他們永遠恐懼我大匈奴鐵騎。”
“王子威武??王子威武??”
眾人高聲喝喊,這時,木訥從腰間拔出彎刀,凝視遠處城池,將彎刀在空中劃過,號角在這一刻吹響:“嗚??嗚??”
“殺啊!”
一萬先鋒騎兵呐喊著向馬邑關前的新軍大營衝去,“吱呀吱呀”的轟鳴聲響起,五十座投石機揮舞著臂杆,將重達百斤的巨石拋出,轟打在新軍大營,戰爭在這一刻打響,很快,五十座塔樓緩緩前行,在塔樓前方,三百輛衝車率先出動,浩大的隊伍緩緩前行,第二波騎兵隊有兩萬人,已緩緩來到陣前,準備發起第二輪的攻擊。
不遠處,矗立在關門右側的大營已混亂不堪,這裏駐紮著五千騎兵,是董忠麾下的精銳,用已抵擋匈奴的奇襲,而馬邑關前左側也有一座大營,那裏隻有兵馬三百人,是董忠設下的一路疑兵,用以迷惑匈奴,此時百斤重的大石如雨點般砸來,給大營內造成嚴重的損失,已有三百多人不幸被大石砸中,而這個死亡數字還在疊增。
駐守右側大營的主將叫鮑信,揚州人,官拜抗南將軍,此時軍營內大亂,鮑信已登上戰馬,立刻讓親隨安撫眾人,準備對匈奴反擊,千餘名士兵手拿圓盾,企圖格擋飛來的巨石,卻不想,巨石來勢凶猛,隻要被巨石砸中,必死無疑,此時營中已漸漸被鮑信的親隨穩住,集結部隊,尚有四千餘人,馬匹雖有折損,但損失不大,此時想要進城,已經來不及,更何況,匈奴的第一波軍隊已經衝來,必須立刻迎戰。
想到此,鮑信率領四千餘騎兵奔出大營,向城門前靠攏,準備對匈奴實施反擊,這時,城樓上一支羽箭射出,正好落在鮑信身旁數步遠,親隨立刻拿起羽箭,將上麵的一塊竹簡遞給鮑信,鮑信拿起一看,是董忠的命令,讓他率眾突擊匈奴的塔樓陣,阻止匈奴靠近城樓。
接到命令後,鮑信不敢有半分耽擱,率隊向前方馳去,不久,在距離匈奴大隊人馬百步遠的地方駐足,此時匈奴遊騎還在迅速向馬邑關奔來,鮑信一馬當先,在隊伍最前方,緩緩拔出長劍,劃破當空,怒吼:“斬衝車者,記小攻,官升屯長,砍倒塔樓者,記大功,官升軍侯!”
鮑信話語一出,士氣高漲,人人希望在這次戰役中立功升職,片刻,伴隨著號角聲的嗚咽,四千騎兵如奔騰洪水,一路向前衝去,卷起地上皚皚白雪,如炸了花的水麵,不多時,兩股軍隊碰撞在一起,刀槍碰撞之聲此起彼伏,慘叫聲響遍四野,鮮血噴灑在雪地上,像一朵朵剛剛盛開的花朵。
一萬騎兵對陣四千騎兵,優勢很明顯,但鮑信麾下的騎兵都是有目標的,他們並不戀戰,隻要得到機會,便會向衝車和塔樓衝去,盡可能摧毀匈奴的攻城武器,以鮑信為首,一馬當先,在最前方率先砍毀兩輛衝車,很快,接二連三的騎兵群衝來,揮劍猛砍衝車上的麻繩,很快,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不少衝車垮塌,不能再用。
戰爭異常激烈,一萬匈奴遊騎沒想到新軍的目標居然是衝車,等他們卸掉衝力,調轉馬頭之時,已有不少攻城武器遭到損毀,這一刻,他們驚呆了,不敢耽擱,立刻揚起馬鞭,向新軍騎兵殺去,就在這時,馬邑關的城門開了,一萬騎兵猛衝而出,向幾十米外的匈奴遊騎殺去,增援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