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引蛇出洞(一)(1 / 2)

未央宮北門前,王安單膝跪地,在他身前,王莽在百官的簇擁下,將一杯酒遞給王安,不久,王莽朗聲道:“河北戰事混亂,安兒此去,須屯兵要隘,不可逞強,盡可能和平解決新朝與匈奴的戰爭,不要再節外生枝。”

王安點頭,在他身旁,是董忠麾下的帳下參議殷虹和這次奉命北上談判的大司徒馬宮,一行人即將起行,由王莽親自出宮門相送,以表示他對這次談判的重視,不久,在長安城北門緩緩響起戰鼓聲:“咚??咚??”

這是出發的吉時到了,王安此時已將杯中酒喝盡,起身向王莽再次行禮,回身看向眾人,朗聲喝到:“出發!”

在長安城外,十萬軍隊正在待命,此時戰鼓聲緩緩敲響,緊隨而來是低鳴的號角聲,一波波軍隊開始調頭,沿著陽陵縣的馳道,向北行去,不久,王安在數百親隨的護衛下,緩緩行出都門,看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王安長歎一聲,這些都是董忠在巴蜀募集的軍隊,此時由自己親自統帥,不知自己這次北上,何時才能結束戰爭。

這時,一直陪在身旁的馬宮笑道:“王爺是否在擔心這次談判?”

王安輕輕點頭,父皇這次派馬宮北上,與匈奴談判,目的是想用和親的辦法,促使匈奴退兵,在拿些錢財,買一時平安,好讓北方諸路兵馬安心平寇,解決內亂才最重要,不久,王安從沉思中轉醒,無奈笑笑,看著馬宮道:“我此時擔心的,不僅是談判,自古匈奴侵華,隻是搶些財物便會退兵,而這次,木訥攻城略地,善撫百姓,其雄心不可小覷,而父皇卻在此時提出與匈奴談判,恐怕匈奴不會放棄南下。”

聽到王安的話,馬宮點頭笑道:“王爺所言極是,但我認為,隻要能穩住匈奴兩年,兩年的時間足夠我們平撫河北各路匪軍。”

“恩,司徒大人所言極是。”王安點頭。

不久,遠處數十騎疾馳而來,為首之人,身穿虎頭鎧,腳踏烏雲靴,手拿長槊,腰胯彎弓,很快來到王安身前,雙手抱拳,深施一禮:“平北大將軍楊戩,參見王爺。”

此時楊戩已辭去左馮翊一職,跟隨王安北上平寇,目的是為妹妹報仇,此時雲中郡大敗的消息已傳入長安,楊恒戰死,雲中縣郡守自殺以全名節等等,這讓楊戩恨極了匈奴人,想著妹妹的死,楊戩毅然選擇跟隨王安,北上平亂,而王莽卻又在這時提出與匈奴談判,使楊戩心中大恨,但皇命難為,楊戩也阻止不了馬宮與匈奴人談判,隻希望匈奴人不要答應和談的請求,讓他能痛痛快快大戰一場。

“楊將軍不必多禮。”

王安很器重楊戩,並且,楊戩也是自己多年的心腹,這次有他陪同在旁,王安心中十分踏實,不久,楊戩笑道:“剛剛斥候來報,大司馬在馬邑關大破匈奴,摧毀匈奴數十架攻城器材。”

“太好了!”馬宮撫掌大笑,如果能重挫匈奴,這次北上談判,希望會很大。

而王安此時卻不言語,隻低頭沉思,完全不理會二人,許久的沉默,王安從沉思中轉醒,朗聲道:“傳令三軍,向岢嵐縣進發,防止匈奴偷襲北道倉。”

???

埒縣縣衙內,木訥負手站在地圖前,沉思不語,在屋內,參謀須卜圖,右蠡王桑圖,左大將軍黛迪和右大將軍丘林鵠,號葉部酋長旳妲等人分列兩旁,此時屋內極靜,眾人心中懊喪,不久,木訥最先開口:“這次,是本王太輕敵,居然沒有布置主力部隊掩護塔樓衝擊。”

停了下,木訥輕歎一聲,又道:“雖然損失些攻城器材,但我們也吸取了教訓,下次攻城,我們不會在如此魯莽。”

這時,須卜圖走出,輕咳一聲,無奈道:“王子並沒有錯,我們出身草原,對於攻城戰,懂的太少,此次雖然我們製造了很多漢人的攻城武器,但我們卻不知道如何使用,這是我們的不足,隻要日後我們盡量避免大規模攻城戰,匈奴的鐵騎一樣會殺的漢人心驚膽戰。”

木訥點頭,這時,他的目光落在房毅身上,如果那日攻打馬邑關時,將房毅帶在身邊,興許不會敗得如此慘烈,以至於攻城武器的嚴重損失,想到此,木訥朗聲道:“受卭王,本王希望你能為本王製訂出一套攻城的有效布陣,讓我們在攻城戰中不再處於下風。”

房毅受寵若驚,立刻右手撫胸:“願為王子效勞。”

話畢,房毅又道:“其實王子把攻城戰想的複雜了,我們這次衝車和塔樓被敵軍偷襲,主要原因是敵軍抓住了我們的布陣漏洞,我們在前方隻有一萬遊騎,而這一萬遊騎的目標並不是掩護衝車,而是踏營,這才使新軍臨時改變戰略,全力襲擊我方衝車和塔樓,導致我軍回援不及時,有此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