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青徐之戰(四)(1 / 2)

東平郡一戰打響的同時,青州數股勢力也在暗中出動,其中,活躍最廣泛的便是田況率領的四萬青州軍,他們穿過齊郡,沿汶水一路西進,直抵贏縣駐兵,與奉命屯守魯郡卞縣的謝祿軍對持,雙方皆按兵不動,靜觀兗州局勢的變化。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在田況大張旗鼓出兵的第六天,在濟南郡的黃河渡口,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隊悄悄渡河,也向泰山郡進發,不到半月時間,便已在贏縣西百餘裏的泰山中紮下大營,窺探田況軍的最新戰況,也想在青徐之戰中,撈點油水。

這支兩萬人的隊伍統穿黑鎧,人人皆使長槍,坐下高頭大馬,威武異常,每日清晨,這支兩萬人的騎兵隊便會出營,分成七支隊伍,在山中往來馳騁,練習馭馬之術,其中一支人數最多的隊伍,馳騁在數米寬的馳道上,卷起陣陣塵土,為首一員驍將,頭紮馬辮,身穿赤鎧,手持鐵戟,威武異常,在她身後,一杆高高的大纛上,書一‘楊’字。

她便是驍將楊恒,自雲中郡一戰,楊恒被花玉樹救下,自此遊蕩在渤海郡一帶,殺伐有道,高舉義旗,替天行道,討逆四方。

雖然花玉樹沒有公然對抗朝廷,但楊恒心中很清楚,遲早有一天,花玉樹會高舉反旗,背棄朝廷,就如當年的劉睿一般,可不管如何,花玉樹曾經拚死殺入雲中郡,救下自己,這份情,必須還,也正因如此,楊恒才公然留在花玉樹麾下幫他征討四方,吞並一些勢力較小的軍閥。

但楊恒的父母兄長畢竟還在朝中為官,故此,楊恒給自己起了一個化名,叫‘楊宜勇’。

‘楊宜勇’這個名字在渤海郡一帶,名聲赫赫,威震一方,隻要提到楊宜勇的名字,小兒不敢啼哭,可不管威名如何顯赫,楊恒心中始終惦記著一個人,‘劉睿!’

數月前,楊恒得到消息,劉睿已悄然南下,在舂陵一帶,聽說,那裏是他的老家,不知道劉睿這次南下,還會不會北歸,回到那個曾經血戰匈奴的地方,回到那個擁有楊恒很多美好記憶的地方,那裏,留下了楊恒太多的回憶!

如此想著,楊恒不由輕歎一聲,右手緊握韁繩,向後一拉,坐下戰馬揚起前蹄,嘶鳴一聲,這時,身後的七千騎兵也漸漸減速,在楊恒身後停留。

“你又在想他了?”

忽然身後出現一名男子的聲音,楊恒回身看去,是花玉樹,不知何時,他已來到自己身旁,此時楊恒勉強擠出一副笑容,無奈道:“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想也是無用。”

花玉樹雖然很喜歡楊恒,但他心中很清楚,楊恒並不喜歡自己,這些年,花玉樹也曾多次努力,希望能改變楊恒的想法,讓她漸漸愛上自己,可不管花玉樹如何努力,結果亦是枉然,楊恒心中除了‘劉睿’,裝不下任何人,也正因如此,花玉樹對劉睿的恨也在一天天加重,如果不是劉睿的出現,今天,楊恒一定會深愛著自己。

不久,花玉樹也是一聲輕歎,看著麵前的楊恒,他不知道如何勸慰,隻得岔開話題,沉聲道:“田況屯兵贏縣,不進不退,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這時,楊恒也從傷感中轉醒,看著花玉樹,冷笑道:“田況?他定然想按兵不動,讓王匡軍牽製赤眉軍主力,將赤眉軍牢牢拴在梁郡,等雙方死傷慘重之時,他在揮兵西進,一舉攻克卞縣,已雷霆之勢收複梁郡,那時,兗州一戰的功勞將歸他所有。”

花玉樹微微點頭,楊恒分析的有道理,已如今的局勢來看,新朝的優勢遠遠大於赤眉軍,兗州一戰,恐怕新軍的勝率最大,而自己這次不遠千裏,入兵泰山郡,就是想在兗州發展,尋找立足點,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兗州,隻有這樣,自己才有實力與幽州的銅馬軍和白馬軍抗衡,形成鼎足之勢,但眼下的局勢,又讓花玉樹有些猶豫,若朝廷真的奪回兗州,自己一時間恐怕不好下手,必定新朝的實力不可小覷,短時間內,自己又不想與新朝翻臉,想到這,花玉樹再次輕歎。

“你在惆悵什麼?”楊恒見花玉樹輕歎,不由問上一句。

花玉樹此時已無奈搖頭,見楊恒關切的目光,心中一暖,無奈笑道:“我在猶豫,是否入兵梁郡,已增援朝廷的名義,奪取梁郡。”

“這??”楊恒拉長音調,猶豫片刻,最終,她還是咬牙說道:“如今形勢混亂,我建議你在忍忍,靜觀其變最穩妥。”

這時,花玉樹低頭沉思,不知過了多久,才點頭笑道:“我聽你的。”

???

田況雖然僅有四萬軍隊,但這四萬軍隊都是青州精銳,是田況嚴加訓練出來的精兵,戰鬥力十分強悍,而徐州一帶,也在田況的號召下,募得三萬壯丁,分發兵器鎧甲,嚴加訓練,雖然戰鬥力不強,但隻要再過數月,這支三萬人的新兵隊伍一定可以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