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龍虎之爭(三)(1 / 2)

大要縣,就是今天的寧縣偏南的地方,是王安軍在北麵的最後一道屏障,由於敵軍分兩路南下,王安不得不命令大要縣守將鮑信率軍北上,奇襲劉睿,隨後跨過泥水,阻擊王霸軍,戰略思路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已奇兵取勝,可王安低估了劉睿的實力,就在鮑信自以為率軍搶先占領伏擊點的時候,卻遭到了漢軍的猛烈夾擊,死傷慘重。

副將雷同率領參軍兩千餘人,成功突圍,向大要縣奔回,而漢軍,在擊垮新軍之後,果斷押送俘虜,一路南下,在距離大要縣二十裏的地方紮下營寨,也就是今天的古城村所在地,這裏地勢平坦,又有一條寬闊馳道,穿過群山,可以直通大要縣。

此刻,營帳內,劉睿站在地圖前,看著地圖上的大要縣以北直到義渠道一帶,這裏是王霸此刻的駐軍地,一場爭奪大要縣的戰爭不可避免,而自己身邊僅有三萬餘軍,如果加上剛剛俘獲的新軍,也僅僅是三萬七千人,與王霸軍數量懸殊,想要力戰,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就此停步不前,這不是自己的做事風格,正在劉睿徘徊猶豫之時,一名親隨走入,朗聲道:“主公,敵軍主將鮑信帶到。”

很快,在六名漢軍的押送下,鮑信被反捆雙手,帶入大帳,大帳內擺放著四口碳鍋,將帳內烘烤的暖暖的,一股熱浪撲麵,鮑信感覺舒坦了許多,這時,他才仔細打量帳內眾人,地圖前,一人身穿銀鎧,披著紫色鬥篷,他應該就是劉睿,在他身旁,兩個身穿白袍的中年男士,應該是參謀,而剩下的十多人,全部鎧甲著身,他們應該是劉睿的戰將了。

‘想我鮑信,征戰半生,此刻卻要敗死在北地郡的戰場上,遙遠的荊襄之地,我們不得不永別了,隻希望,能有人把我的骨灰帶回故土。’鮑信心中感慨,眼中卻已露出必死的決心,大步走到帳篷中央,昂起頭,冷冷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鮑信的強硬讓所有人吃了一驚,唯獨劉睿,始終凝視著鮑信,這種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概,乃大丈夫所為,這種人,他有些不舍得殺,便朗聲大笑,快步走上前,解開捆綁鮑信的繩索,笑道:“鮑將軍英雄,讓我佩服,但我有幾句話想要說與鮑將軍,如若不聽,再送鮑將軍歸西不辭。”

此時劉睿已將鮑信扶到桌案旁,讓他坐在軟席上,鮑信一臉愕然的看著劉睿,半響,劉睿才緩緩道:“漢朝開國,已立數百年,而王莽無義,篡奪我漢室江山,屠戮漢室宗親,毀太廟,殺忠臣,試問,此等王朝,值得鮑將軍拋頭顱灑熱血嗎?”

略微停頓,劉睿看著鮑信,繼續道:“況且,我乃漢室宗親,我們更始帝也是漢室宗親,我們隻是想複國,恢複漢朝,並非亂匪作亂,試問,鮑將軍扶持一個名正言順的義軍好呢?還是誓死捍衛一個無道暴君要更好呢?”

劉睿的一席話,讓鮑信啞口無言,半響,鮑信輕歎一聲,無奈道:“生不能盡忠,報效朝廷,死不得其所,留臭名於萬年,我鮑信該何去何從?”

許久的沉默,鮑信猛然跪在劉睿身前,歎道:“將軍一席話,說的鮑信茅塞頓開,我願為將軍持韁繩,當馬凳,效命賬前,乞將軍收錄。”

這正是劉睿想要的效果,劉睿快速扶起鮑信,輕拍他的右肩,朗笑道:“快給鮑將軍拿副綿愷,擺上酒席,我給鮑將軍壓驚。”

???

在涇河以南,偽漢軍依山紮寨,延綿百裏,在涇河河口,分別設立十處關卡,借著天寒地凍,運土填塞,便插旌旗,而在涇河北岸,是典型的台階式山地,山地一層又一層,新軍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下,決定采用分塊式紮營,營寨連綿百餘裏,在上坪處,新軍高高設立了一座指揮塔,用以指揮全軍,防止偽漢軍的突然踹營,雙方以涇水為界,彼此僵持,已經有五日之久。

此時營寨內,王安很是焦急,剛剛有探子來報,鮑信北上阻擊漢軍,遭到劉睿部的埋伏,死傷慘重,此刻大要縣內,守軍不足一萬五,如此局勢下,大要縣恐怕保不住了,更讓王安擔心的,是南麵不遠處的戈居縣,一旦大要縣失守,戈居縣的兩萬守軍,能否抵住兩路兵馬的攻擊?

一旦蓬勃趁著此時率軍西進,越過群山,那後果不堪設想,恐怕這場戰局,將會是新軍建國以來最大的噩耗。

“唉??”王安不由歎息一聲,騎虎難下,此時的他,已經無力在掌控戰局了,就南麵屯營百裏的劉峰主力,已足夠自己應付了,若後院有失,自己必須突圍南撤,否則,會深陷此地,被活活困死。

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王安心中的苦澀卻不能說與別人,不能與人分享,痛苦中,王安再次輕歎,這時,一旁,裴穎無奈道:“王爺,我建議,迅速從漆縣撤軍,壯士斷臂,不一定會死,但嚴守此地,我們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我不同意撤軍!”一人冷聲走出,斜睨裴穎一眼,走到地圖前,看著王安,毅然道:“如果實在不行,我建議,放棄戈居縣和大要縣,留一萬軍守住鶉孤縣,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在涇河,一戰擊垮劉峰主力,贏得戰場主動權,王霸軍見主力部隊敗退,必然不戰自潰,剩下劉睿軍和蓬勃軍,我們便可從容麵對,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