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的失守,徹底震動了上穀郡的銅馬軍,上穀郡郡守張鄧宏,因為疏忽,給劉睿製造了奇襲居庸關的機會,而居庸關的失守,預示著東進的門戶被劉睿控製了,為了挽救這一損失,張鄧宏立刻調兵兩萬,北上奪取廣寧縣,斷劉睿歸路,卻不想,居庸關失守後,劉睿便立刻調集了一萬騎兵,比銅馬軍提前了一天趕回廣寧縣,守將晁鐵,冷善嚴守城池,銅馬軍隻得無奈回撤。
在居庸關前,劉睿與銚期告別,這一次,劉睿準備留銚期率兵兩萬守住居庸關,替自己扼守東麵門戶,給自己收複涿郡和消滅上穀郡銅馬主力創造時間和機會,並留下劉隆和馬武,駐守此關。
大軍沿著薊縣,走方城,進入了涿郡,這裏是銅馬軍與劉子輿軍的交彙,也是花玉樹與銅馬軍的交彙,這裏原本屯守著銅馬軍的十萬主力部隊,但因為劉子輿軍的實力漸漸壯大,雙方戰死頻繁,銅馬軍兵敗的次數漸漸增加,使得銅馬軍不得不將防禦重鎮遷到上穀郡的涿鹿縣,也正是如此,劉睿才匆匆來到涿郡,想要占領此地,已遍日後能夠與鄧禹合力攻打劉子輿,另外,便是從這裏北上,平原地貌適合劉睿的騎兵,可以對涿鹿縣發起總攻。
大軍此時正在渡橋,桃河以北,便是宜昌縣,這裏便已是涿郡的領地,而劉睿此刻卻駐足在高崗上,他的親兵拿出地圖,劉睿正在分析著眼前局勢,一旁,葛昕有些憂慮道:“主公,我們這次步子是不是邁得太急了?“
劉睿能夠理解葛昕的擔憂,他的確在這次幽州之戰中,布置的範圍過於廣泛,軍隊行進的速度有些急,軍士疲乏不堪,可,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領涿郡,對劉睿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一點上,劉睿不會有半點含糊,想到這,劉睿笑道:“軍師不用太過憂慮,我心中有數。“
葛昕見劉睿如此說,也不便再勸,就在這時,從北麵,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為首一名屯長來到劉睿身前,跳下馬,朗聲道:“主公,銚將軍有緊急公文送來。“
劉睿趕忙接過羊皮,打開一閱,不由朗聲大笑,一旁,葛昕不由暗暗納悶,不久,劉睿將羊皮遞給葛昕,笑道:“你自己看看吧。“
葛昕接過羊皮,快速看完,信中寫明,漁陽郡郡守耿況願意歸降劉睿,特派兒子耿弇率兵三千,來會合劉睿,此時兵馬已在居庸關外駐紮,等待劉睿的命令才敢入關,看著信件,葛昕不由疑惑道:“主公認為可信度如何?“
見葛昕起疑,劉睿也陷入沉思,不久,劉睿看向葛昕,冷笑道:“如果耿況饒這麼大圈子來詐降,我認為不可能,這件事應該是真的。“
這時,葛昕也笑道:“我也認為,可信度很高,而且,銅馬軍這幾年年年征戰,完全違背了他們當初起義的口號,民心不服,更何況是漁陽郡郡守呢?“
聽葛昕如此說,劉睿不覺朗笑:“那好,就麻煩軍師遠行一趟,替我去接接這個耿弇。“
葛昕雙手抱拳,離去了,此時,軍隊已基本上渡過桃河,向宜昌縣進發,劉睿注視著葛昕一行走遠,便調轉馬頭,緩緩向宜昌縣行去,這時,卻有數名斥候急奔而來,焦急吼道:“緊急軍情,緊急軍情!“
終於,這幾名斥候在長長的隊伍中,找到了劉睿,為首一名什長,急忙拱手說道:“主公,南麵??南麵發現大批敵軍。“
“是銅馬軍?“劉睿不由疑惑問了一句,很快,他自己便否決了這個可能,銅馬軍在涿縣的兵馬並不多,而且,銅馬軍雖然名義上掌控著涿郡,但這裏年年征戰,其實,銅馬軍早已有放棄這裏的想法,想通這一點,劉睿凝視著斥候什長,又道:”他們的旗幟上寫著什麼?是劉字嗎?“
“不,是楊字。“
‘楊字’?劉睿不由愣住了,他並沒有聽說過,這一代還有哪隻隊伍姓楊,不過,既然自己已來到此地,就不得不會一會這支隊伍了,想到此,劉睿回身令道:“列陣!”
“咚咚”戰鼓緩緩敲響,一隊隊騎兵和步兵開始列陣,在劉睿身後,眾將領一字排開,後麵四萬兵馬也開始依次列陣,很快,巨盾在劉睿身前一字擺開,兩千弓弩手也來到巨盾之後,兩翼,分別是三千騎兵,緩緩壓住陣腳。
對麵,塵土飛揚,這是有大批部隊出現的跡象,不久,終於,一杆赤色的旗幟上,書一楊字,旗幟下,一名威武的將軍在三名副將的簇擁下,緩緩行來,不久,他們也發現了這支部隊,開始緩緩列陣。
“嗚嗚??”號角聲充斥著四周,一隊斥候在曠野上奔跑,卻被劉睿軍軍前的弓弩兵射殺,雙方各自壓住陣腳,戰鼓聲才戛然而止,許久之後,對麵,一名年輕軍官走出,他看著對麵,冷冷嗬斥:“我家將軍見你們不像是銅馬軍,想問一下,你們是誰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