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內一片大亂,此時,易陽縣失守,劉睿軍已勢不可擋的局麵,兵臨城下,生死存亡,近十萬大軍將城池團團圍住,已奮力攻打了十天有餘,城樓上,劉子輿看著城下,在他身旁,是劉林和堅譚。
兩人可算是劉子輿的左膀右臂,可此時,邯鄲城守軍僅有三萬人,大部分兵馬都在南麵內黃一帶,用以抵抗鄧禹的北上,還有少數兵馬屯在了新都郡,用以遏製銅馬軍的南下,可就是這樣一個穩妥的布置中,卻出現了漏洞,劉睿居然和真定國劉楊結盟了,不,應該說是劉楊歸順了劉睿,這就出現了地域空缺,常山郡與趙郡相鄰,跨越崇山,便可以直抵趙郡邯鄲,使得劉子輿都來不及調集軍隊會師勤王。
可調集軍隊有用嗎?兵臨城下,南麵,鄧禹軍陸陸續續壯大,此時兵數不下七萬,這樣的強敵一旦北上,最終,自己還是要麵臨與劉睿的決戰,如此想著,劉子輿心中漸漸失落,他似乎看到了大軍入城,大漢國從此消失,有幾次,劉子輿真的很想率眾出降,哪怕做一陣諸侯也可以,或者,一個郡的郡守,自己也忍了,可當劉子輿深思熟慮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並非漢室後裔,劉睿必然會已種種借口殺了自己,而最好的辦法,就是頑固抵抗,興許,會有援軍趁機趕回來增援。
正在劉子輿沉思之時,轟鳴的戰鼓聲又一次響起,這是劉睿軍新一輪的進攻,喊殺聲又一次充斥著邯鄲城,就在這時,一名親隨急速奔來,急道:“陛下,西門快頂不住了。”
劉子輿大駭,他俯身看向城下,低矮的城牆上,劉睿軍正勇猛的攀爬雲梯,這時,一旁的堅譚無奈道:“我去西門看看,陛下保重。”
說道‘保重’二字的時候,堅譚故意加重了語氣,不久,堅譚離去了,一旁,劉林無奈道:“陛下,人心不古,邯鄲恐怕守不住了!”
一聲輕歎,劉林不再言語,劉子輿心中也十分清楚,邯鄲的失守,預示著大漢國的徹底消失,各地也會紛紛倒戈,如此想著,又有親隨急速奔來,這次他更顯焦急,離很遠便呼喊:“西門,堅譚將軍投降了!”
“西門失守了,快逃啊!”
城中變得更加混亂,劉林見劉子輿臉色煞白,大勢已去,心中不覺悲從中來,他堅毅的雙眼緊緊盯著劉子輿,無奈道:“我願陪陛下一起遠行!”
話畢,劉林從城樓上一躍而下,大頭朝下,一命嗚呼,看著劉林先自己一步離去,劉子輿更加悲傷,他緩緩抽出長劍,這時,城頭下的外城牆已有敵軍陸續攀了上來,劉子輿無奈怒吼:“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再擁兵自立!“
劍痕劃過,血光四濺,劉子輿倒在了血泊之中??
半個時辰後,邯鄲城北門緩緩打開,劉睿一馬當先,在眾將的簇擁下走入城池,百姓們跪在道路兩旁,簞食壺漿獻給趙地的新一任軍閥。
???
清河郡,這裏是大漢國最後一塊頑固的陣地,劉子輿的自盡,邯鄲城的失守,並沒有給這裏帶來巨大的打擊,他們仍然堅守城池,誓死抵抗著劉睿的入侵,但在他們北麵,新都郡郡守陳俊已正式提交了降書,願意舉城投降,在那裏,有劉子輿的兩萬主力部隊,這支部隊的歸順,預示著劉睿在趙地已無大敵,此時劉睿親自率軍來討伐清河郡,主要目的,是等待鄧禹,鄧禹的軍隊已緩緩北上,隻要軍隊會合,在北上接收陳俊的兵馬,與銅馬軍的一戰,勢在必得。
一場政治婚姻,帶來了幽州一半土地的風雲驟變,劉子輿做夢也想不到,他會敗得如此倉促,如此機緣巧合,他的主力部隊多達七萬之多,卻無法回援他的都城邯鄲,這是何等的滄桑,劉睿能夠感受到,劉子輿自盡的一刹那,是何等的不甘與悔恨。
軍隊還在緩緩前行,這時,一名左軍司馬急奔而來,他來到劉睿身旁,雙手抱拳,朗聲道:“主公,檀鄉軍使者求見。”
檀鄉軍就是花玉樹的部下,劉睿心中清楚,但他的突然到訪,讓劉睿不知所措,他們此時北上,目的何在,想到此,劉睿朗聲令道:“帶他上來。”
很快,一個身穿青色襦袍的男子在親衛的簇擁下,走了上來,他雙手抱拳,深施一禮,朗聲道:“花玉樹麾下中軍參軍事馮異,參見劉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