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軍如野火燎原一般,很快控製了青州其餘郡縣,此時,在東萊郡臨朐縣,三萬新軍火速登船,為首將領陳俊和朱佑,已緩緩抵達指揮船上,不久,數百艘大船上緩緩響起戰鼓,這是遠航的鼓聲,在陳俊的一聲令下,戰船開始緩緩起行。
在另一麵,一隊蕭軍正在沿著術河河岸急速南下,人數大概在三萬人,主將是蕭王劉秀,先鋒是耿弇,率領兩千鷹眼軍士,已極快的速度,向琅琊台殺去,據可靠消息,董憲已準備南竄,向江南軍求救,這個消息讓劉秀不安,他有西進的打算,如果董憲不死,他極有可能東山再起,借助江南軍的實力,在殺回青徐一帶,故此,劉秀等不到傷兵複原,軍隊休整,便匆匆南下了。
可以說,這一戰關乎劉秀未來東麵的安寧與發展,劉秀萬萬不敢大意,很快,軍隊中一名將領急速馭馬而來,劉秀凝神看去,那人是馬武,他此時是鄧禹麾下左軍司馬,他的到來,不知道會帶來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就在劉秀心中思量的時候,馬武已來到近前,朗聲道:“末將參見大王。”
劉秀向上揚手,笑道:“馬將軍不必多禮。”
馬武道謝,馭馬來到劉秀身旁,跟著隊伍繼續前進,不久馬武輕聲道:“我軍已殺到河內郡,不日便會向洛陽發起進攻,但赤眉軍在函穀關一線駐有重軍把守,鄧將軍擔心,會遭到赤眉軍的反包圍,希望將軍能早日西進,會師洛陽。”
馬武帶來的消息,可以算是一個好消息,但也不是絕對的好,若是鄧禹真的遭到赤眉軍的反包圍,而自己又在徐州脫不開身,那可真的吃不了兜著走了,想到這,劉秀看向馬武,安慰道:“告訴鄧禹,我會盡快西進。”
馬武雙手抱拳,朗聲唱諾,準備離去,卻又想起一事,回頭到:“還有,我們得到消息,赤眉軍有調動兵馬的跡象,從斥候得到的消息看,他們很可能有向兗州派兵的打算,請大王切莫大意。”
劉秀再次點頭,馬武馭馬而去,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不久,葛昕最先打破沉靜,看著劉秀無奈道:“大王認為,我們攔截董憲的幾率有多大?”
聽葛昕問起,劉秀輕歎一聲,笑道:“一半一半吧,若是江南軍不出兵接應,董憲必備我擒,而我最擔心的,就是江南軍,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態度。”
這時,葛昕笑道:“我認為,江南軍此時還不願和我們為敵,我料想,他們會觀望一陣。”
“但願吧。”劉秀無奈輕歎,這時,葛昕又道:“可如果赤眉軍向兗州派兵,這可對我們不利啊!”
這也是劉秀的擔心之處,並州已再次被戰火襲擾,匈奴因為內戰,無暇顧及自己,可一旦他們內戰結束,必然會南下,其次,若兗州有赤眉援軍抵達,自己的行程便會被耽誤,那樣,鄧禹在洛陽一帶會有多大勝算?
總總形勢,讓劉秀感覺力不從心,他多次想要從幽州,並州在募兵十萬,增援河南戰局和山東戰局,但劉秀最終又放棄了這個打算,一旦募兵,就要增加預算,戰火之後,各地正在恢複元氣,這時候增加壓力,無意火上澆油,適得其反。
就在一係列問題在劉秀腦中思索的時候,王常來到劉秀身旁,笑道:“我有一個辦法,大王可以增兵三萬。”
‘三萬’?劉秀心中不禁疑惑,看向王常,疑惑道:“說來聽聽。”
見劉秀肯聽,王常笑道:“當年劉演將軍率軍東進,曾派劉信攻取汝南,為大軍外援,但後來,昆陽一戰新軍大潰,劉演將軍率軍回宛縣整頓,卻遭到了殺害,而劉信,卻留在了汝南,擁兵自立,如果大王派鄧晨將軍去,我想,可能會說服他們。”
見王常說的如此把握,劉秀回身令道:“去把鄧晨喊來。”
親衛去了,劉秀再次陷入沉思,不久,鄧晨在親衛的引領下趕了過來,見到劉秀,鄧晨雙手抱拳,行一禮,劉秀笑道:“姐夫不必如此客氣,我們說正事。”
鄧晨馭馬來到劉秀身旁,跟著一起行進,這時,劉秀笑道:“劉信此人,你可熟絡?”
鄧晨不由一愣,他不知道劉秀為何如此問,也不知道他為何會突然提起此人,便有些不安,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一幕被劉秀看在眼中,他不禁笑道:“姐夫不必緊張,我聽說劉信自從兄長被害後,擁兵自立,我軍此時在青州戰事吃緊,如果能說服劉信來降,我認為,洛陽的緊張局勢便會瓦解。”
劉秀的話說的很婉轉,鄧晨心中一鬆,笑道:“劉信是咱劉家的遠親,與演兄自小一起長大,感情極好,但他能否歸順咱們,我不敢打保票,但我願前往一試。”
劉秀微微點頭,笑道:“那好,兄長,我希望劉信能夠率兵北上,配合鄧禹奪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