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逝者已矣,但想起先帝的種種行為,沈滄的心中除了怨恨,隻剩歎息。當初,他自知身份見不得光,一心輔助先帝登上帝位。可先帝坐上了龍椅,對他卻隻有猜忌與打壓。
肖家的事原本是極簡單的,但是因為先帝與皇帝的涉入,沈滄不敢妄動。他甚至曾經懷疑肖家根本就是受了先帝的指使。考慮再三,他接受了皇帝的建議,主動向先帝請罪,承認自己教子不嚴,懇求先帝一定要在沈佑娶了正妻之後,才能納肖氏進門。
那時候先帝到底還是顧著臉麵的,隻是不痛不癢地教訓了他兩句,要他多加管束子孫,隨後又問他,如何處置肖氏肚子裏的孩子。聽先帝的意思,是不想讓肖氏墮胎的。當然,他在乎的不是沈家的名聲,他大概隻是想讓全天下都知道,德高望重的沈滄生出了好色紈絝的兒子。
雖說沈佑不可能承爵,但他未滿十五歲就弄出個私生子,可能連帶影響兩個未成親的兄長,沈滄唯有按著皇帝的建議,搬出了太皇太後,哀求先帝讓他把肖氏的孩子養在黃氏名下。
其實當時沈滄隻是在賭。若是史氏生下嫡長子,那麼長房多個孩子根本就無所謂,若是史氏生下女兒,而肖氏生下兒子,他唯有厚著臉皮去求太皇太後,讓肖氏“難產”。
結果出人意料的,“難產”的居然是史氏。沈滄一直對史氏這個媳婦是極滿意的。他一怒之下抱走了早已出生的沈君燁,做成了肖氏一屍兩命的假象。
太皇太後對沈滄懷著愧疚,她與先帝談過之後,先帝再沒有提及此事,就連沈佑也以為肖氏和孩子都死了。十幾年來,一切都風平浪靜。黃氏雖時不時向沈倫邀功,但到底是不敢泄露秘密的。沈滄猜想,在薛氏對付黃氏的時候,沈倫其實暗暗鬆一口氣,甚至是默許與支持的。
至於皇帝那邊,沈滄也曾經想過,他與肖家可能有某種關係,而他涉入此事,應該是為了當時的太子之位。沈滄經曆了先帝對他從信任到猜忌,再到提防壓製,早已厭倦了政治紛爭。他對仍是皇子的皇帝直言,他欠他人情,但就爭奪龍椅,他誰也不幫。
皇帝雖對這個結果不甚滿意,但怎麼都比沈滄幫著其他皇子來得強。之後皇帝雖堂而皇之在沈滄的眼皮子底下把一批官銀據為己有,但並沒逼沈滄為他辦事,也再未提及肖家或者沈君燁的身世。
隨著先帝、黃氏和太皇太後的過世,知道此事的隻剩下皇帝,沈滄和沈倫。沈滄一直以為這事會變成永遠的秘密,卻未料到最終還是讓陳公公和沈君昊知道了這樁往事。
其實沈滄決定對他們公開秘密,陳公公那邊,他是想試探一下皇帝到底意欲何為,而沈君昊,他多次追問,而他越來越覺得自己老了,沈倫又是散漫優柔的性子,家裏的事是時候讓他慢慢接手,因此他不想再瞞著他。
沈君昊靜靜聽著沈滄敘述往事。直到此刻他終於明白沈滄為何對沈佑特別的不耐煩,遠遠超過了恨鐵不成鋼的境界,而沈倫對沈君燁又特別的疏離,仿佛客人一般,從不打罵說教。隻不過,還有一事他不明白,隻能問沈滄:“祖父,其實皇上大可以用二弟的身世,逼著您交出那筆銀子的。甚至,他可能早已把此事告訴了二弟或者四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