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所未有的交通工具——軌道飛機誕生了,網民親切稱之為“飛鐵”。
居塵又給美墨邊境牆找到了一個噱頭,不管第一條正經的飛鐵什麼時候被批準建成,他已經獲得經營權,並受墨西哥旅遊局委托擔任觀光事務總裁的邊境牆,上麵就要建造一條飛鐵,3000公裏,造價大約50億美元,已經打算投入,正在申請美國和墨西哥兩國政府的批準。
因為是觀光線路,所以,這個邊境牆飛鐵主要以便宜的旋翼機為主,隻要30公裏的時速就可以獲得足夠升力飛起來的那種,用這麼慢的速度悄無聲息地飛翔在天空中,如同複古了的飛艇一般逍遙自在。
美墨邊境上的兩個美國城市,加州的聖地亞哥和德州的休斯頓、聖安東尼奧,以及中間的城市,以後可以選擇飛鐵出行,還可以順便觀光。
居塵把這投資50億美元的3000公裏的飛鐵,稱為“技術驗證路線”,這技術驗證的規模,還真是不小啊。沒辦法,他能做主的地盤,也就這條邊境牆,還是美墨兩國都認可的。
萬一要是冷清,用來運送將來的葡萄也可以啊,哈哈。
對高鐵感興趣的國家,上門來談合作的,居塵萬萬沒想到,居然是……俄羅斯。
來的是俄羅斯交通部的官員,他們表示,曾經叱吒風雲的西伯利亞鐵路,如今開工率嚴重不足,為了省錢,貨運速度普遍已經降低到了50公裏的水平,甚至跟10萬噸級的集裝箱船一樣,30公裏!
飛鐵的概念激發了戰鬥民族的熱情,能不能把西伯利亞鐵路改造一下,在荒蠻的路線上開通飛鐵,不要求亞音速,300到500公裏總是可以的嘛。
確實,如果要求降低到300到500,成本能迅速降低,連磁懸浮都沒必要的,這個東西很貴。
居塵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因為這可是9300公裏的史詩級線路。當然,因為太長,電氣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段都沒有電線,太陽能供電是必須上馬的了。
俄方的要求是,至少一次能運送50噸貨物,約等於他們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米-26.
米-26的巡航速度也就255公裏/小時,這是要求把整個西伯利亞鐵路改造成零能耗的米-26航線啊。
幹了,跟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廠合作,居塵又找到了一個奇葩的合作對象。
居塵的初步設想,是把旋翼機的起落架改造成可以在鐵軌上飛馳和起降,飛馳一陣子之後就直接起飛了,不用第三方特殊的站台。
將來,有牽引機頭的加持,改造過的飛機都可以在鐵軌上飛行。
在飛機的兩側,還加裝了小小的鯊魚鰭一般的固定翼,提高穩定性和升力,初步設計可以讓三台米-26大小的飛行器一起,形成小規模的空中列車。
不過,三台必須分別起飛,然後慢慢拚接在一起,否則動力不夠。
俄方需要把預算控製在150億美元之內,這就意味著每公裏的造價最多160萬美元。
沒關係,按照這個預算來進行改造也可以的,可以每隔一段建造一個充電站,以100公裏一個秒充站,93個秒充站就可以完成,100萬一個,不過就是一億美元而已。
飛行係統,弄1000架旋翼機,一架成本100萬美元,大約10億美元用來製造飛機,這大約是米-26全部生產的數量的3倍,全部跑一趟,運力是5萬噸。
這11億美元就是大概的成本,剩下的139億美元就算做利潤吧,希望不要被戰鬥民族發現並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