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屋外隱隱傳來陣陣蛙聲,林一濤放下了手中的書本,揉了揉略微有些酸澀的眼睛。
離那天挑選功法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這一個月來在駱丹青的指導以及一眾師兄師姐的陪練之下,林一濤總算是練熟了那《三十六式散手》,有了初步的實戰能力。加上他通過《渡厄心經》得來的十幾年內力,可以說現在的林一濤已經脫離了普通人的範圍,放江湖上也是有兩手三腳貓功夫的了。
他手上的書不是武功秘籍,而是一本名為《武林通鑒》的書,講述的是天下各大門派的曆史。這本書是從煮書樓拿的,那是除藏經樓外另一處存放書籍的竹樓,所有的史書,傳記,小說,雜學,等等的偏門雜類的書都是放在這裏。這些天來林一濤除了練功就一直泡在煮書樓裏,還經常把沒看完的書帶回住處看,隨著身手漸佳,他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首先是這個世界的武道,似乎比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還要昌盛的多,比方說一甲子功力,也就是六十年功力,放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裏已經是一流高手了;但在這個世界,一甲子功力隻是個起步,後麵還有二甲三甲,一直到九甲,甚至還有傳說中的人力之極,十甲功力。
十個甲子,那就是六百年的功力,人不可能活那麼久,但是這世界上總是有一些修煉起來一日千裏的絕世天才,也有修煉起來事半功倍的絕世神功,當絕世天才遇到絕世神功,不可能就變為了可能。有一個世人皆知的例子,那就是大乾帝國太祖皇帝,據說他就是一位修煉到了十甲大圓滿的絕世高手,而且他達到大圓滿的時候,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可以說他的武學造詣之高,修煉速度之快,都是前無古人的,後也很難有來者,堪稱一座武道豐碑。從古至今,有記載的達到了十甲大圓滿的,一共不過五人,武祖武通天,道祖太上忘情,魔祖阿修羅,佛祖釋迦牟尼,還有大乾太祖宇文無極。
到那一個境界,已經武道通神,可以說是在世活佛,陸地神仙。
這些離現在的林一濤還太過遙遠,甚至窮盡一生也未必可以達到,這一個月來他遨遊在浩瀚書海,仿佛看見這世界終於向他展開了恢宏畫卷。每本書上講的每一件事,都讓他覺得新奇不已,他就像一塊幹癟的海綿要拚命吸收水分那般,汲取著書籍中的知識。
這個世界的曆史厚重程度,比之地球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看的林一濤眼花繚亂。
在大乾帝國誕生之前,這個世界經曆了曠日彌久的紛爭,由萬城分據,到後來形成百國千朝,再到後來慢慢變成七國爭霸,都各自經曆了上千年的漫長歲月。直到宇文無極橫空出世,一統天下,才有了這幾百年的和平。
另外,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林一濤發現許多中國古代名人的名字,在這個世界也是名人,比如白起,韓信,項羽,等等,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曆史當中,時不時讓林一濤感到錯亂。或許有些人生來就不凡,無論在哪個時空,哪個世界,都注定不是無名之輩。
林一濤收拾心緒,閉上眼睛開始修煉《空明靜心決》,說來也怪,這《空明靜心決》嚴格來說是一門輔助心法,主要作用是讓人快速入定,但是林一濤修煉《空明靜心決》的時候卻有一種別樣的感受,他一運起《空明靜心決》整個人一瞬間就進入了無思無想的境界,以至於每天早上收功的時候,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睡著了。另外,《空明靜心決》明明沒有行功路線,不知為何林一濤的內力卻一直在增長,而且速度堪比那些修煉一流功法的人。對此,駱丹青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隻能認為是林一濤與這功法相當契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