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眼一瞧,這人穿著一件兒的確良中山裝,兩手插在袖子裏,站著肩膀塌了半截,正笑嘻嘻地看著我,眸光閃爍。
仔細一看,發現他手裏似乎抱著什麼東西,於是我也對著他一笑,道:“收啊,您這兒有什麼好東西?”
我說這話的時候稍稍欠著一些身子,在北京做生意,不管幹什麼都帶著三分客氣,我稍稍欠著身,有請他進去,也有讓他先亮一亮東西的意思。
因為以前北京達官貴人無數,做生意的人非常重視招呼禮數,老北京人做買賣的時候,最看重招呼禮數,路子不對,別人不會進你的門。
我剛來北京幫九叔看店的時候,因為不懂這個吃了不少虧,尤其是做古董這買賣的,沒錢的人玩不起古董,但有錢人一定有一兩件古董,所謂人不可貌相,不管買賣成沒成,禮數上先做足咯,免得一不注意讓一個大主顧溜了。
這光頭男子嘿嘿一笑,稍稍彎下腰,露出頭上老大一個癩子,他道:“我這兒有些漢八刀的九竅玉,想來估估價”
我一聽這話,雖然心裏有一些疑惑,但是還是將禮數做足了,伸手一請,讓這光頭男子進入店裏。
同時我眼皮子一跳,漢八刀的九竅玉?這是什麼玩意兒?
我一瞧黑子,發現黑子也半知半解,疑惑地看著我。我知道漢八刀的意思,但是九竅玉我還著實沒見過,隻能壓著疑惑,請這光頭男子進去。
這人進門之後打量了一下店裏的環境,然後也不急,慢條斯理地從手中拿出一個小布包,將布包遞給我。
我招呼黑子給他上茶,然後在櫃台將小布包打開,發現十幾塊兒玉質溫潤,包漿清冽,還帶著紅色血絲的古玉。
我隨手拿起一塊兒,發現這是一個玉石蓋,呈現棗核形,表麵微鼓,其他的玉石都是些小物件,大部分都是六棱錐住形的,都不大,做工很精致,線條流暢,看起來非常精美。
我仔細想了想,忽然覺得其中一個東西很眼熟,脫口而出道:“這不就是肛塞口含麼?“
“喲,不錯,好眼力,我這可不是簡單的肛塞口含,我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漢八刀九竅塞兒,還帶著屍浸呢,你瞧瞧?“那光頭男子咧著嘴一笑,示意我再看看手中的玉石。
所謂的肛塞口含,就是古代人死之後放在肛門和嘴中的玉石。古人認為,人有九竅,七竅在麵部:眼二、鼻二、耳二、口一,另兩竅則肛一陰一。眼塞也叫“榠目”、“眼簾”,耳塞又稱“瑱”,口含亦謂“含蟬”,肛塞、陰塞通為“穢玉”。
晉葛洪《抱樸子》:“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玉九竅塞在漢代極其盛行,這東西是和金縷玉衣一個時代的神物,但凡有成套的玉九竅塞,必有金縷玉衣,漢代之後,已經很少有成套的玉九竅塞,大都是隻有個含蟬和穢玉,這一套九竅玉塞如此齊全,說不定我手上拿著的這些玉石,是從漢代古墓當中出來的!
而且這玉石上麵血絲屍浸看著不像是作偽,屍浸這玩意兒是古玉在屍體當中被屍體溫養形成的,作假的屍浸顏色沒有這麼澀,我麵前這些玉石恐怕是生生從古屍肛門陰門摳出。
我頓時仔細看了這光頭男子一眼,想不到這人竟然是個“倒爺“。
所謂的”倒爺“就是挖墳倒鬥盜墓的人,是東北人稱呼倒賣文物販子的稱呼,也有人管倒爺稱呼為盜墓倒鬥的盜墓賊。聽說在河南陝西和山西那些地方,古墓成群,有人專門做挖墳倒鬥的事情,叫做”摸金校尉“,南方地區也有從事這行當的,叫做”土夫子“,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和黑社會性質差不多的職業,高風險,高收入。
我驚呼一聲,黑子也從前廳走了出來,見我這副吃驚的表情,便掃了掃我手掌中拿著的九竅塞,又仔細看了看布包當中的那些,道:“這不是西峽玉麼?”
黑子這話一出口,我心中咯噔一聲,連忙收起吃驚的表情,仔細地將手中的這些九竅塞看了看,果然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來了。
這一布包九竅塞有十幾塊兒,當中大部分都是西峽玉高仿的,真的和田玉的漢九竅塞,隻有兩塊兒,我手中的一塊兒是真的。
那是兩塊兒口含,也就是“含蟬”,玉質稍次,上麵浸著一層土暈,是老物件假不了。
也就是說,這個貌似是“倒爺”的癩子,拿了兩塊兒真的含蟬和一堆高仿的假貨,來我這兒試水來了。
我長籲一口氣,幸好黑子一眼識破,不然我真的上當了,因為這些漢八刀的九竅玉塞不管是在質地和做工上,都和古物沒有什麼區別,唯一能看出來區別的是色澤。
西峽玉主要產自河南省西峽縣,玉石外有一層黃色、褐色、紅色的包漿石皮,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就有人拿著這種玉石浸泡在茅坑裏掛漿,幾年之後玉石表麵就有一層和古墓玉浸差不多的屍浸,不是真的大行家完全看不出來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