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食人狗!(1 / 2)

那時正逢“中原大戰”不久,戰鬥激烈,河南一代老百姓深受其害,無數村莊被毀,戰事過後殍屍遍野,老百姓都忙著逃荒要難,哪有人有心思去掩埋這些屍體,於是許多屍體就被人草草扔在老墳圈子。

天氣炎熱,屍體很快就腐爛變質,老墳圈子到處都能見到無主腐屍,被淺淺一層泥土掩埋,身上的衣服等什件全都被剝走,屍體上齒痕交錯,腸子肚子全都被拖拽出來,蛆蟲翻滾,極其惡心。

王三剛來老墳圈子,見到這地方無數墳塋和屍體,著實嚇得不輕,老墳圈子的烏鴉和野狗尤其多,吃過死人的野狗皮毛鮮亮,眼珠子血紅,見到人目露凶光,嘴裏流著唾沫,嘶嘶低吼,就連大頭兵用槍打都趕不走。

話說以前的野狗,不同於現在的野狗,以前那些野狗是在野外生存,野性十足,和豺狼差不多,夜晚的鄉間小路遇到生人,還敢上前撲咬,這種野狗在亂葬崗找到掩埋的屍體,循著味道將屍體挖掘出來,將死屍腸肚刨出吃掉,吃過死人肉之後,這野狗的眼珠子會變的通紅通紅的,像是狂犬病一樣,牙齒上都是屍毒,遇到這野狗的人一旦被咬,沒過多久就會傷口感染惡化,命好的能得到醫治,命不好的就一命嗚呼了。

那時候阿莫西林青黴素等藥物還沒有在中國普及,戰亂紛飛,一旦受傷簡直就宣告了死刑。可是王三他們的工作,竟然是讓他們在老墳圈子打野狗。

王三他們一卡車人足足上百號,下了軍卡車之後,也沒讓他們去撿墳磚,被一幫兵頭押解著進了老墳圈子,說是在裏麵找野狗窩子。

領頭的總兵讓王三他們一行人排成一排,然後對著他們交代了一通,大意就是他們的工作,沒別的事,就是消滅這一群為非作歹的野狗。

這總兵一臉絡腮胡子,和“黑胡子“有七分相似,據說是黑胡子的表弟,叫做“劉大胡子”,劉大胡子手底下有一個團的士兵,就駐紮在這老墳圈子邊上,監視這些民工土木作業,挖掘裏頭的老墳茬。

劉大胡子身穿一身兒黃色的軍裝,腳底下踏著黑亮的皮靴子,趾高氣昂地在王三等人麵前轉了轉,先是說了說這些野狗的危害。

要說這野狗的危害,也都是“中原大戰”軍閥們搞出來的,當時河南中原地區的軍閥連年混戰,百姓流離失所,戰亂過後,勝利者哪有時間管敵人的屍體,戰敗者逃命都來不及,自然也無暇顧及手下的屍身,這樣一來,每次大戰都有不少屍體丟棄在野外,於是正好成為那些野狗的口中餐。

前麵講過,野狗吃了死人肉之後,眼珠子都變紅了,野狗平素又沒有窩,就以屍體最多的老墳圈子為窩點,它們成群結隊,晝伏夜出,將老墳圈子裏的古墓挖的都是洞,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野狗也是,這些野狗越聚越多,漸漸的這群野狗就成了氣候,所以這老墳圈子足有上百條野狗。

這些野狗多了之後,就不止局限於晚上行動了,甚至於大白天都敢公然出來,在路上撕咬行人,路遇小孩兒,竟然敢撲上前去,將小孩兒咬死啃噬,釀成了狗食人的慘劇。

其實在清末民初那個時代,世道崩亂,狗食人這樣的事情並不出奇。民國三年,河南某地軍閥混戰之後屍橫遍野,當地一個殺豬的屠夫,家裏有十幾頭肥豬,尤其是有一頭老母豬即將下崽需要營養,換做往日太平年生,地裏頭的莊稼就足夠母豬吃食了,可是那時候戰亂頻發,老百姓哪有時間安安生生照顧莊稼,莊稼地早就廢了。而且那戰場大部分都是在莊稼地,因為河南平原,莊稼地地勢廣闊,中原大戰的時候各路軍閥都喜歡在平原上挖掘戰壕擺出陣勢,這一來老百姓都遭了殃了。地裏莊稼顆粒無收,人的口糧也都被軍閥搜刮走,人都沒得吃,哪裏有吃食喂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