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兒,看你這模樣,似乎對蛐蛐兒有些喜好?”這老乞丐腦袋一扭,用僵屍一樣地臉頰望著解九道。
“嘿,你這老乞丐,眼睛瞎了,看的倒是挺準!”解九嘖嘖讚歎一句,眼睛盯著那碗中的大蛐蛐兒,一瞬不瞬。
“我老乞丐,眼睛瞎”這老乞丐伸手指了指自己空洞地眼窩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道:“我心不瞎!”
“你這蛐蛐兒,從哪兒來的?”解九卻顧不了其他的,一門心思都在那破碗裏的蛐蛐裏頭了。
這老乞丐破碗當中的蛐蛐兒,四肢粗大,高大威猛,看起來極其凶猛,而且很好鬥,在破碗裏焦躁地爬來爬去。
“嘿,我這蛐蛐兒,叫做包青天!”那老乞丐似乎對自己這蛐蛐兒很自豪,大聲道。
一邊說,一邊摸索著旁邊那拜祭死人的白饅頭,拿起來就吃了起來。
“包青天?”解九見這老乞丐給這蛐蛐兒取了這麼個名字,頓時覺得有點好奇。
“我這蛐蛐兒,可不是從一般地界兒來的,我這蛐蛐兒,是從王爺墳的墳茬裏頭找到的!”這白發老乞丐,一邊啃著饅頭,一邊就吹噓起來。
他雖然眼睛看不見,卻似乎極其敏銳,見解九一副挖耳急腮的模樣,將自己手中的草枝遞給了解九,讓他擺弄那蛐蛐兒。
解九自然不客氣,接過來就逗起了那蛐蛐兒。
這老乞丐,也就開始講述自己這蛐蛐兒的來曆。
原來這老乞丐迫於生計,不得不去那些墳茬尋找吃的。
這王爺墳,就在房山一代的深山裏頭,那裏有許多王公貴族的墳墓,這時候正是七月半,鬼門大開,但凡是家裏有親人死了的,都要去燒點紙錢,擺放一些祭品祭祀先人。
這老乞丐年輕時因為犯了事兒,被人剜掉了眼珠子,但是練出來一雙靈動的耳朵,身前三五米的人做什麼,他用耳朵一聽就知曉個七七八八,加上他乞討幾十年,即便不用看人,也能猜到別人臉上什麼表情。
所以他就自己摸摸索索,靠著問路,到了那王爺墳去,尋找一些吃食。
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這些乞丐們也算是開了葷,四九城大部分的乞丐,都在七月半這段時間聚集在那些墓園兒裏頭。
因為中國人都好麵子,那王爺墳埋葬的大都是王公貴族,互相之間都喜歡攀比,置辦的祭品就怕別人的比自己的好,一個個都鋪張浪費,這些乞丐白天就躲在墳墓邊上睡覺,晚上出來在墓碑前一看,準有各種白麵兒饅頭,上好的白米飯,燒雞臘肉白酒也自然少不了,那些大戶人家置辦給先人的祭品,全都進了乞丐的五髒廟了。
這時是清朝末年,許多地方民不聊生,南方的孫中山已經開始鬧革命,眼看著江山就要不保了,四九城裏的滿清貴胄卻在死人飯上攀比成風,可見滿清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裏沒救了。
這老乞丐前幾天晚上,一直睡在王爺墳,白天睡覺,晚上出來尋找些祭品,將那白酒燒雞和豬頭等祭品一通大吃,吃的渾身熱乎通透了,再倒頭大睡。
可是昨天晚上,這老乞丐睡醒之後,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他睡覺的地方,是一處碩大的墳墓,墓主人生前可能是翰林院的進士,墳墓修建的極其氣派,白日裏剛剛有人來祭祀,這老乞丐就睡在墳墓墓碑底下。
可是他睡覺的時候,老是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
那是一種,“咯咯咯咯”的叫聲,聽起來,就跟鬼叫一樣,極其陰森。
老乞丐仔細一聽,嚇得三魂七魄都除了竅。
原來那墳墓當中悉悉索索的,似乎是有什麼東西在啃噬骨肉一樣。
這老乞丐一雙耳朵比眼睛還毒,一聽這聲音,想到今天是鬼節,莫不是七月半鬼門大開,有什麼東西從這墳墓裏頭出來了?
他再仔細一聽,嚇得半死。
原來悉悉索索的,竟然有人說話的聲音。
隻聽見那墳墓裏頭。有個人正在小聲說話。
那人聲音很小,興許是隔著墳墓,但是老乞丐的一雙耳朵何等靈驗,聽的是非常清楚。
那人小聲道:“這不對啊,這棺槨橫放,屍壓銅板,釘棺釘本該四長一短,可是全都釘死咯,莫不是這屍身有什麼問題?”
老乞丐剛剛聽到這個聲音,就聽見另外有個聲音在旁邊響了起來。
那聲音道:“這屍主兒身穿綢緞兒,大紅大紫,好生奇怪,你說這綢緞不就是仇斷?這墓主人莫不是想要斷子絕孫,竟然穿一身大花綠綢緞下葬?”
所謂夜半無人私語時,不似人話勝似鬼,這半夜在荒墳古塚,聽見人說話,比起鬼說話更加恐怖。
那老乞丐聽的渾身一個哆嗦,這才明白,自己這是遇到了盜墓倒鬥的盜墓賊了。
那時間雖說是滿清正統,可是中原災荒,導致饑民無數,到處都是吃不起飯的災民,從外地湧入京城的災民多有盜墓倒鬥的能人,一來二去就有人瞄上了這王爺墓裏頭的富貴人家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