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眾化的推進者(20)(1 / 3)

傳記作家劉易斯稱,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為新航線的開辟所做的最有效率的一次準備工作”。一架S-42水上飛機被卸下多餘機件,滿載燃油飛向太平洋,對航線上的夏威夷、中途島、威克島和關島進行了多次細致的勘測;14名飛行員在單人飛越太平洋實驗中喪生(還有著名的女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她於1937年7月在太平洋深處失蹤)。但是,無論如何,基地必須修建。1935年3月27日,泛美航空公司的“北港”號大貨船通過金門大橋駛向太平洋。船上裝載了用於修建2個村莊和5個航空基地的物資,40根長天線杆(用於盧特瑞茲發明的方向辨別儀)、25萬加侖燃油、可維持半年的食物和蔬菜種子、汽艇、登陸艇、發電機、風車、淡水,此外還有44名航空技術人員和74名建築工人。在海上工作55天之後,他們分別在威克島、中途島和關島三地建起了飛行基地,並對檀香山和馬尼拉的基地進行了改造。

特裏普對機身內部的裝潢不惜血本。“準將”號飛機可乘坐22名乘客,牆壁裝飾采用貨真價實的鱷魚皮。

1935年11月22日,感恩節前6天,特裏普鎮靜地站在舊金山的海灣,一場好戲即將上演。幾百萬人通過收音機收聽有史以來第一次飛越太平洋至菲律賓(後來延伸到中國香港)的商運處女航。特裏普安排了隆重的歡送儀式,25000人擁擠在碼頭邊,全城還有15萬人各自占據有利位置駐足觀看。在下午的陽光裏,特裏普的“中國飛艇”號水上飛機(馬丁130型)的錨緩緩收起。7名身穿白色製服的軍官,英姿颯爽地莊重登機,接著還有整整一噸重的郵件也運上了飛機。在駕駛座上,機長埃德·繆齊克等待著特裏普的指令,航程終點及沿途島嶼基地也通過廣播向儀式上所有人表達了友好的心願。“繆齊克機長,”特利普終於大聲地宣布,“你奉命起航。解除纜繩,向預定目的地馬尼拉出發。”隨著星條旗的升起,歡呼聲響徹了人群,一時間輪船汽笛長鳴,幾百名汽車司機按響喇叭,人們瘋狂地揮舞著手上的彩旗。下午3點46分,“中國飛艇”號從舊金山灣慢慢起飛,方向正對著當時尚未完工的舊金山-奧克蘭大橋,那裏兩座塔樓間掛著幾根建築纜線。在接近大橋的最後一刻,飛機突然降低高度,從橋下鑽了過去。圍觀的群眾齊聲驚歎,它的花樣表演讓每個人興奮不已。實際上,繆齊克機長那時已無心表演,隻想盡快地讓飛機飛上藍天,於是,他驟然加快速度,飛機從建築纜繩之間急速穿過。“當時我們全部屏住呼吸,緊張極了。”工程部副部長維克托·賴特說。

“中國飛艇”號在11月29日抵達馬尼拉,用時59小時48分,運去了111000封信件。它於12月6日返回舊金山,逆風而行,帶回了98000封信件。1936年10月21日,合約規定的首次客運飛行仍從舊金山出發至馬尼拉,機上乘客全是有錢人,單程機票價格為850美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萬美元。旅途中飛機在島嶼基地上加油,這第一批冒險者們下機後,迎接他們的是身穿一身清爽白色製服的服務員。他們引領乘客們走過中途島上綠草如茵、匠心獨運的人工花園,也走過威克島上用碎珊瑚鋪就的道路,來到泛美航空公司那裝飾別致的酒店房間(由德拉諾與奧爾德裏奇精心設計)。看來特裏普相當有品位。

1936年11月,遠洋飛機從馬尼拉飛至中國香港,1937年又飛往新西蘭,不過,澳大利亞拒絕了泛美航空公司的登陸權。在大蕭條時期冷酷的日子裏,飛機象征著人類的勇氣與魄力。通過新聞影片與雜誌上刊登的照片,千百萬東方人也可以同樣感受到飛行旅途中各種令人興奮的事情,譬如,在優雅的休息艙內與傑克·登普西或者女公爵多麗絲這些社會名流悠閑地共進晚餐。而私底裏,特裏普與同事們想盡一切辦法盡量減少飛行途中的危險。華納兄弟公司曾拍攝一部名為《中國飛艇》(China Clipper)的影片,裏麵就有漢弗萊·博加特為了讓飛機安然抵達目的地而與台風搏鬥的場景。現實生活中,中途島與威克島之間那長達1200英裏的連續飛行,對於埃德·繆齊克和機組成員們來說不啻是一場噩夢。甚至有時候航行圖表盤會在100英裏的飛行距離中完全失去作用,導航員們在未密封的機艙內緊張地計算著,連續18個小時不敢稍微休息,更談不上睡覺。在台風肆虐的地區,飛機難以保持穩定,常常忽然降下1000英尺或者升高1000英尺。1938年1月11日,在探測從帕果帕果至新西蘭的南太平洋航線時,S-42B型“薩摩亞飛艇”號突然爆炸,機長繆齊克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6個月後,馬丁製造的“夏威夷飛艇”號又在關島與馬尼拉之間海域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