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一拜,徐陽這次坦然受之,這次他是代表著阿青和自己兩個人,為了越國興起而做出的貢獻,徐陽覺得他受得起範蠡這一拜。
多年以後,已是陶朱公的範蠡回想起此時此地此事,都認為這一拜,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第二天,吳越劍士大比正式開始了。
作為一個已經領悟了越女劍法第三層的劍術高手,徐陽已經對對麵那些吳國劍士提不起什麼興趣了,是的,昨天回去,係統就通知自己,已經領悟到了越女劍法第三層“順勢而為”了,同時特殊技能提升的獎勵也領取了不提,第三個C級抽獎徐陽並沒有用,多積攢幾個一起用,就跟打遊戲一樣,如果前幾個武器的加強沒有成功,後麵幾個成功率就會高一些,別說徐陽迷信,聽說過概率論嗎?
就是這樣,此時的徐陽絲毫不覺得吳國劍士會給他帶來什麼麻煩。
事實上也是如此,即便大比開始後,吳國派出的並不是之前預定好的劍士,而是臨時從吳國調來的一位高手,依然在三招以內被徐陽切斷了雙手的大筋,雙手盡廢,對於吳人,徐陽並沒有聖母的想法,隻是他覺得這樣做,要比殺了那個吳國人更摧毀他們的意誌罷了。
當這個吳國高手了解了自己的處境之後,他連橫劍自刎都完全做不到了……
徐陽下試劍台的時候,對於第二個上台的趙郯輕聲關照了幾句,又隨手將自己的越王劍借給了趙郯。
這樣,無論是貫使陰謀的那個吳國劍士或是另一個仰仗兵器鋒利的吳國劍士上台,趙郯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趙郯已經投靠了自己,也算是自己人了,徐陽當然不會坐視他像曾經那樣被擊殺,而且即使趙郯還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麵,在吳越兩國相爭的關鍵時刻,徐陽也不會放任趙郯被擊敗,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果然,當那個滿臉疤痕的劍士上場,發現自己賴以成名的神兵並無法像平常那樣,對趙郯手中的越王劍造成實際上的傷害時的那一瞬間,趙郯已經在這個劍士由狂傲轉為驚訝的神色中,一劍劈開了這個劍士的皮甲,天生神力的趙郯盡情的發揮著自己的長處,將這個身材健碩的吳國劍士,從肩到肋下,斜劈成了兩半,一件之威,盡至於斯。
當同僚的殘屍重重地栽倒在地時,即使台下那些吳國劍士俱是征戰多年的老兵,還是有三個人不由自主地吐了出來,畢竟以往都是敵人這樣地躺在自己麵前,而這次,換成了日夜相對的自己人,這種衝擊感,實在是太可怕了。
注1:關於吳王夫差和吳王闔閭的關係,《東周列國誌》認為夫差是闔閭的嫡長孫,他們中間還有一個太子波,這中間有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就不在這裏說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閱一下,不然又有人說我水字數了…………《史記》認為夫差是闔閭的兒子,但不是長子,這裏采納《史記》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