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討論,隻能在小範圍內進行,大家都在等著師父能早日破關而出,解決這一切。
相反,痛極思變的令狐衝,已經開始在眾弟子中選擇那些領悟能力比較強的師弟師妹們,開始傳授一些基本的劍道基礎了。
當然,也不至於一上來就教他們“獨孤九劍”這種等級的劍術,這對他們來說,太過於高深了。
但一樣是令狐衝從中領悟到的一些劍道體驗。
也就是風清揚一開始就教給他的那些心得體會。
不管如何,這都比他們平時裏悶頭苦練華山劍法來得有效的多。
起碼將來在麵臨敵人襲擊,這些弟子們能有一戰之力,而不是隻能當做炮灰。
徐陽對這事不置可否。
雖然明知道如此行事會提高華山派的整體實力,但在沒有得到嶽不群的首肯之前,他是絕不會參與其中的。
不過他也並沒有表示明確的反對。
畢竟,這也是令狐衝他自己的選擇。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既然他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徐陽沒有理由去反對。
有這功夫,還不如穩固一下自己的境界。
經過這次大戰,徐陽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起來,畢竟這次不隻是他本人遇到危機,而是整個華山派差點被顛覆。
以往徐陽隻要做到保護自己就已經足夠了,在武道上的領悟未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這次,他才真正體會到,一個人的武功再強,始終隻是一個人,隻有負起應當的責任,保護好身邊的人,甚至在將來,能真正做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才是真正的將俠之一道貫徹始終。
隻有到了那個時候,他的武功才能更上一層樓。
武俠世界裏,真正威震天下的高手,能當得起“大俠”稱號的,無一不經過了這個階段。
比如郭靖,他的武功被之後的一代宗師張三豐稱為震古爍今,張真人甚至自承百年功力都未必能追得上當年的郭大俠。
這是如何崇高的評價。
當然,張三豐的這些話,或者有謙虛的成分在內,但不管如何,僅僅以當時的武林中人來說,無一不奉郭靖為天下武林之首。
一開始郭靖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為了心愛的人而苦練武功,那時候他的武功雖高,卻也僅僅是一流身手,並沒有達到俯瞰眾生的水平。
隻有到了最後,他將整個襄陽城,將整個南宋朝抵禦蒙古鐵騎的責任扛在身上之後,從一個武林高手,蛻變為承擔國家和民族責任的“俠之大者”,他的武功、他的境界才真正超越了凡俗的概念。
武功、境界、地位,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僅僅是閉門苦練,或者為一己之私而殺人越貨,這類高手哪怕身手再好,也永遠達不到至高境界。
徐陽自恃雖高,但恐怕離開這種大仁大義大勇大智的境界,還遠的很。
所幸華山派內,除了掌門人和某個已經暴斃的師哥在內,都算得上是極好的人,並沒有讓徐陽感覺過什麼被冷落被敵視,就連那兩位不能算是好人的,表麵功夫起碼也做得挺好。
因此門派內任何一個人有事,徐陽都感同身受,最終在心理和肉身雙重的壓力之下,於救援門派之時,肩負護衛門派重責的徐陽意外突破了。
這不僅僅是武功的提高,更是心態的提升。
當然,這一切隻是徐陽個人的體會,當時他並沒有時間去完全理解,但掃平蒙麵高手們之後,他也曾不止一次地仔細思索過。
若是當時他明哲保身,又或者為了穩妥而做出采取犧牲一部分師兄師姐的決定,他還有可能突破嗎?
每次他得到結論,必定是,不能。
助人就是助己。
之前係統分派下來的任務,隻是徐陽想要達成的一個目標,即便失敗了,他也覺得無所謂。
當然,係統積分上是會少上一點,但不代表沒有別的辦法去爭取,反正“笑傲世界”並沒有規定結束時間,隻要自己不完成任務,哪怕拖個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不會被趕出去。
但如今,為了保護整個華山派,為了保證自己將來離開笑傲江湖的世界時,華山派眾弟子依然可以保持足夠的自保能力,徐陽必須爭奪這個武林盟主,以獲得更大的權力。
或者到時候,他還能借此爭取突破更高的境界。
如今,徐陽決定繼續低調下去,即便所有華山派弟子都已經知道他的武功驚人,但有令狐衝這麼一個曾殺死數十名敵方高手的存在,他果斷決定以後就躲在令狐衝的光芒之下,做一個安靜低調的小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