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姓司,您可以叫我司老師,現在和我說說你的困擾吧。”
司念喜歡在谘詢的時候用她本來的名字,而不是“木沐”這個身份,司念就像藝名一樣,在這個虛擬平台上,即使你不用真名也沒人會覺得奇怪。況且對於司念來講,“木沐”才是藝名一樣的存在,是她表演時不得不用的一種身份。
“您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之前也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谘詢,不過是被半強迫的,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就是覺得莫名的難過,非常痛苦,感覺活著還不如死了。”講到這裏封同學又回憶起那種感覺,不得不停下來深呼吸,讓自己快速恢複平靜,又道:“家人懷疑我得了抑鬱症,就請來了以為資深的心理谘詢師。”
“產生這種感覺之前,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你非常痛苦的事件?”
“並沒有,不過我整個暑假的記憶有一大半想不起來了。”
“那您有沒有進行過催眠療法?”
“又嚐試過,不過效果一般,我很難進去深層催眠。”
“那麼谘詢過後,您感覺怎麼樣?”
“挺好的,不然我也不會再出來做谘詢的。雖然那種痛苦的感覺還在,但是已經不怎麼影響我的正常生活了。”
“那您這次是遇到了什麼問題才想到要做谘詢?”
“因為開學回到學校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一個人。”封同學停頓了一下,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個人給他的感覺。
封同學不說話,司念也不說話,她在給他足夠的時間思考。
“她給我的感覺很複雜,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
司念能夠挺好封同學聲音裏的迷茫。
“那她給你的這感覺是好的感覺呢,還是不好的?”
司念縮小了範圍,好讓封同學能夠更清晰一些。
“第一次見麵特別不好,結果第二次見就莫名其妙的變好了。”
“是有什麼具體事件發生嗎?”
“什麼都沒有,我們至今連話都沒有說過。”
司念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麼奇妙的來訪者了。
之後的半個小時裏,大多時間都是封同學在思考,然後傾訴,司念在聽,然後給出一些簡單的回應,並且適當的和他共情,盡可能建立良好的谘詢關係。
“謝謝您今天肯聽我說這麼久,我怕家人擔心,所以已經停止和之前的谘詢師見麵,但是我心裏又很難受,同時也有太多的困惑找不到人傾訴。”
“那麼,在這些問題當中,如果讓您選擇的話,您想最先解決什麼問題。”
“關於那個給我奇怪感覺得女孩。”
“您之前說過,您甚至從未和她說過話,那麼在下次谘詢前,您有一周的時間,既然你們是同班同學,簡單的交集還是會有的,試著接觸看看,下次谘詢我們再對這個問題進行更進一步的解決,今天的谘詢時間到了,我們下次谘詢見。”
“謝謝,再見。”
盡管封同學心裏還有很多話沒說完,這個谘詢師給他的感覺很好,所以他願意和她說的更多,但是谘詢做久了,也是知道正規的谘詢流程的。所以縱使想傾訴的還有很多,但還是果斷的退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