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番外●霍城篇【終了】(1 / 2)

霍寧沒能與我一起返回,回程的路我依舊孤身。

遇見巴塘的時候,我剛把車裏最後一瓶水喝完,正在計算著下一個“供養站”還要多久能到。

車子從他身邊開過去以後我又倒了回來。

“大哥,我車子壞了,能搭一下便車嗎?”他一臉的可憐樣子向我求救。

巴塘是上海人,一個很陽光的孩子,有點像霍坷。

巴塘上了車就開始做自我介紹,介紹他名字的由來,說的簡潔明快:“我爸當年為了一個課題要到成都做實地考察,有一次去巴塘的時候遇到了在那裏支教的我媽,兩個人一見如故。後來就結婚,然後是兩地生活,再後來我出生了,他們就給我起了這個名字來紀念他們的愛情。很多人還以為我是藏族呢!”

在這簡潔故事的背後我似乎看到一個並不簡潔的故事。

“再後來呢?”我問。

“再後來,我媽就留在了巴塘,我爸便申請工作調動,從上海調了過去。兩個人就把我自己扔在了上海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從一開始我就覺得我是他們愛情的附屬品,好像是可有可無,他們在遠離上海的那個地方過著逍遙自在的二人世界,上不管老下不管小,除了每個月的生活費,好像他倆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後來在我上初二的一個淩晨,我爸回來了。一個人,背了一個包,懷裏還抱著一個陶罐……那是我媽……我記得那天上海下雪了,雨夾雪。我沒有哭,好像那些和我都沒有關係,好像我和我媽之間除了媽媽與兒子這個稱呼之外,壓根就沒有感情。所以我不關心,我也不問任何與我媽有關的事情。”

“今年我生日的時候,我爸對我說我媽有心髒病,本來是不能要孩子的,可是在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她冒著生命危險瞞著我爸堅持了下來,我出生的時候我媽差點就沒命了。可是,我卻因為早產生下來就體弱多病,沒辦法就送到了條件好的上海。他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我媽更愛我,她用她的命作為賭注換來我的降生。她愛我,但她卻不能離開那裏,離開巴塘,因為那裏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她。”

“我媽是在一次送一個有智障的孩子回家的時候,被洪水衝走的……我覺得我欠我媽好多,我不了解她,我不知道她喜歡什麼,我隻知道她不要我……今年我18歲了,我就特別想到她生活的地方看一看,我想讓她看看她兒子長大了,成人了……我考了成都的大學,有時間就可以到這邊來陪陪她。”

巴塘說這話的時候哭了,年輕的臉上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堅定、成熟。

巴塘讓我知道,他們這個年齡段甚至更小的孩子其實並非我們想象的幼稚而偏執,他們很多時候會表現的更加細膩。

我們在魯朗鎮裝備了路上必需物品,又逗留休息了兩個小時,繼續前行,奔赴下一站波密。

“哥,你是失戀了吧?”

“為什麼這麼說?”

“像您這樣已經事業有成的人,有車有房,還一個人單槍匹馬闖西藏,基本上都是在感情上受了什麼刺激的人做出的衝動的舉動。”

“其實,我的戀愛才剛剛開始。”我笑著說。

巴塘不相信的看了我一眼之後,想了想又說:“其實,我也談過戀愛。但是我們分手了,就在我們剛高考完的時候。因為我說我要考四川這邊的大學,而她想留在上海。哥你說愛情到底是什麼?我們為彼此做了那麼多,哭過、笑過,也做過很多傻事,可是我卻不願意為她留在上海,她也不願意為我來四川。我知道你們過來人喜歡說,愛情缺不了七大調料: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就想知道,原本那麼堅固的感情怎麼就禁不住這些瑣碎現實的浸泡?當時說好的夢想呢?未來呢?”

對於巴塘的質問我隻能點頭而笑,因為這些又何嚐不是自己曾經疑問過的:“其實,你爸媽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回答你的問題。”

巴塘沉默了,應該是在想這之間的關聯。

我點了一支煙,用來提神。

車子在大小不一的石塊中間顛簸,我們都沒再說話。山澗之間回蕩著各種聲音,鳥聲、風聲、樹聲,它們俯瞰著我們艱難的爬行。

天空有些陰暗,快要下雨的感覺。

巴塘靠在座椅上睡著了,我心裏盤算著日子,出來這麼久不知道江麓怎麼樣了,雖然這之間蔣遙會時不時發來她的消息,可是看不到人,心裏總是空落落的,我要盡快趕到她的身邊。

可事與願違,就在這時車外傳來一聲巨響,巴塘嚇得猛地睜開眼睛坐了起來:“什麼東西?”

我狠狠地在方向盤上拍了一巴掌,氣餒的往後一靠:“車胎爆了。”

“那,那怎麼辦?哥你應該會換輪胎吧。”

“這已經是剛換的新的了,沒有可換的了。”備胎也都已經壞了,而這裏距離最近的魯朗也有十幾公裏地,這讓我十分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