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盡入彀中(1 / 2)

陳瓊一直覺得自己的師父是個很牛x的人,雖然這個老頭看起來神神叨叨的。

陳瓊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時候隻是一個三歲的幼兒,如果沒有師父收養,隻怕早就刪號重練了。她的師父沒有同門,隻有三個徒弟,陳瓊是最小的。她的師父也從來沒有說起過自己的傳承來曆,感覺就像是跟孫猴子一樣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一樣,然後突然就很強了一樣。

覺得自己家師父很強,是因為陳瓊的二師兄在江湖上隻混了幾年,就已經撈到了一個“白衣劍神”的稱號,而且根據陳瓊從有限的渠道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個“白衣劍神”的稱號成色還挺足,並不是“當地大儒”“十裏坡劍神”那樣的角色。

想來能教出一個劍神來的人,水平也差不到哪裏去。

有一次陳瓊和二師兄對練過後,她問師父自己在武功怎麼樣。師父想了想說道:“你資質雖佳,卻無必殺之心。”

陳瓊最恨的就是師父這種雲山霧罩的說法,當下揪住師父開始耍賴賣萌,師父被她纏得沒法,隻好跟她解釋說武功是用來戰鬥的,用來表演給人看的那個叫“舞術”。無論哪一門哪一派的武功,從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天起,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流淌著人類的鮮血。

陳瓊習武的根骨是不錯的,但是缺乏一顆殺心,發揮不出武功的真實水平來,所以隻能用來以武會友。別看同門切磋的時候她能跟二師兄打得有來有往,真到性命相搏的時候,隻怕連她二師兄的一劍都接不住。

看到陳瓊睜著無知的大眼睛一幅明顯不肯相信的樣子,師父搖頭感歎了一句,“你以為為什麼你二師兄可以闖蕩江湖,你大師兄卻隻能撐門守戶?”然後不給陳瓊繼續糾纏的機會就走了,言下倒是大有蕭瑟之意。

在那之前,陳瓊一直以為大師兄留在家裏是因為早早娶妻生子,所以耽誤了他想走就走的機會,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是師父不放大師兄出去,覺得他不夠狠,出去之後落地成盒,不是送人頭就是送快遞。

也正是因為當時師父對她的那句評語,所以陳瓊這次出門後一直很小心地隱藏自己身負武功的事實,生怕遇到個敢拚命的主,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一條小命送了。

直到看過了李樂和徐凡的決鬥之後,她才突然發現,以這倆人的水平,就算是有殺心估計也打不過自己,然後她才恍然大悟,師父當時的參照係是二師兄,那個十八歲打通生死玄關,勘破武道,二十八歲已經踏入“斷”境的“白衣劍神”。就算這個“白衣劍神”隻能稱霸十裏,那也是實打實打出來的。

天下武人,不能打通生死玄關,那便隻是碌碌眾生,隻有打通生死玄關才能有望勘破武道,踏入真正武林高手的境界。這也是霍斯等人麵對杜伏威的時候不敢硬來的原因——杜伏威苦練多年,早已經打通生死玄關,隻要能勘破武道,便是恨境高人,與尋常武人不可同日而語。

“武道四境,恨、斷、絕、無,踏破武道,立成仙人。”能不能勘破武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界,也是每一個習武之人畢生的追求。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陳瓊才突然覺得,很可能從前師父根本就沒拿未入武道的人當人。

也就是因為看過了李樂和徐凡的決鬥,所以陳瓊才會出手阻止徐凡擊殺李敏,否則的話,以陳瓊的性格,她並不覺得李敏這個人值得自己冒險相救,如果有機會救李樂的話,她倒是不介意冒上一點險。

所以當金吾衛騎兵出現開始追殺張成誌等人,杜伏威明顯要置身事外的時候,陳瓊已經來到了李樂的身邊。

李敏剛才被陳瓊救了一命,這個時候總算是鎮定下來,在一個膽大的家丁攙扶下站在李樂的身邊,正手足無措地看著昏迷的兒子,早不複邀請陳瓊過來見證時的風清雲淡。這時看到陳瓊過來,立刻將她當成了救星,一把抓住陳瓊的胳膊叫道:“請道人相救小子。”

陳瓊對這個時代文人說話的習慣簡直深惡痛絕,很惡意地想你到底是想請我救你還是救你兒子?不過據說古代的文人稱呼自己家孩子的時候都是叫“犬子”的,李敏現在用了“小子”的說法,顯然從遺傳學的角度上來說更有利一些,也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兒子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