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心急火燎(1 / 3)

陳克久跟在王立峰後麵,向停車場走去。按理說,遇到這麼緊急的事,陳克久要比王立峰更加緊張,他動作卻有幾分遲緩。王立峰也沒在意,以為他年齡大,身體沒有以往那麼堅實了。很快,本來三分鍾的腳程,兩分鍾不到,就來到一輛有點破舊的國產黑色轎車旁邊。

“王頭,我開車跟在你後麵吧?”陳克久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特別古樸,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就像剛從田地裏幹完農活回來的農夫一樣,雖然是下午快六點鍾的時候,這五月的大熱天,加上剛剛急促的腳步,讓陳克久幾縷花白的頭發下,額頭上滲出不少汗水。

王立峰聽陳克久這麼說,右手拉著車門,回頭一瞪眼道:“就你那破電動車,我把事情處理好,你能回到桐鄉麼?”王立峰所說“破電動車”,是陳克久的心愛座駕,一款騎了至少五年的電動自行車。為什麼說至少五年呢?因為自從五年前他王立峰到桐鄉鎮的時候,陳克久就騎著了。而王立峰的座駕,雖然是一輛黑色轎車,但也好不到哪裏,還是回到桐鄉鎮當副鎮長後,北京創業的同學送回來的他那輛破國產車。

陳克久稍微一愣神,再沒說別的,跟著上了王立峰的車。

路上,王立峰問陳克久:“到底是怎麼回事?新農村項目的事,不是在我離開之前,已經處理好了麼?村民又反悔了?”陳克久低著頭,他有點暈車,想打開車窗。王立峰突然想起這檔子事兒,趕緊打開兩麵的玻璃車窗,然後搖搖頭暗自苦笑,心裏道:“這老陳,當了那麼長的鎮黨委書記,買不起車也就算了,找個借口說暈車也能說得過去,可是連開車窗還都不會,真是和他身份很不相符。”

陳克久見車窗打開,將腦袋靠過去,風吹一陣神情稍微緩和,狠狠吐幾口濃痰道:“不是村民反悔,聽說是縣裏反悔了!”王立峰一聽,這是哪裏的話,看了陳克久一眼道:“怎麼說?”陳克久將放在車窗外的腦袋拿了回來,對著王立峰道:“王頭,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蒜?你跟了我五年,我看你不是那種人吧?”

王立峰被陳克久這句話搞懵了。

確實,在桐鄉鎮,當時的領導班子總共就三個人,王立峰是副鎮長,陳克久是黨委書記兼鎮長,還有李聯英當時是鎮長助理享受副鎮長待遇,其他派出所長、法院、檢察院等,都是陳克久兼任,實際上由王立峰直接領導。

在桐鄉鎮的五年,王立峰和陳克久以及李聯英相處的很好,三個人都有相同的理想,都想為鄉親們做點事情。所以,相對關係比較簡單一些。但陳克久畢竟是官場老油子,上麵有什麼高壓政策,都是他去頂著,閑暇時間還教誨王立峰做官之道。實際上,陳克久算是王立峰官場上的啟蒙老師。

林炳昌將王立峰放在桐鄉鎮,也是看上陳克久這樣一位好管帶。

但是有一點,王立峰年輕氣盛,和陳克久也鬧過不少矛盾。陳克久為人可以,但胸懷比較小,也就是小心眼,每次和王立峰鬧完矛盾,總是躲在辦公室不出來,而每次無論誰對誰錯,王立峰都會主動去道歉,有時候還帶著花生米和二鍋頭,給陳克久解饞。

有一次,上麵下達一個任務,說什麼科普地震知識,讓王立峰去做,王立峰覺得對老百姓沒任何意義,平江市曆史上從來沒有發生超過3.0級別的地震,勞民傷財不說,還耽誤幹正經事兒的時間,他就不願意做。而陳克久覺得,這是未雨綢繆,做活動還能爭取到曝光率,提高桐鄉鎮在縣裏、甚至是市裏的知名度,硬要王立峰去做。

結果可想而知,王立峰和陳克久大吵起來。最後陳克久當著李聯英的麵罵王立峰:“你們王家堡出來的,一個個都是硬骨頭、死心眼!”王立峰一聽,也惱了,罵陳克久道:“你們陳家塢都是好麵子,小心眼!”倆人你一句我一句,罵的不可開交。

這也就是在桐鄉鎮,在王立峰和陳克久之間,才能有這樣的場麵。

當然,他們兩個罵的,也不無道理。王立峰的老家是王家堡,是桐鄉鎮下麵一個靠近三叉河旁邊的古老村莊,王家堡的人,在桐鄉鎮確實是出名的“硬骨頭、死心眼”,而僅有一河之隔的陳家塢,是陳克久的老家,陳家塢的人,向來也是被人說成“小心眼、好麵子”。因為兩個村子靠的很近,所以也算是齊名並稱,名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