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外人看到李青的行為,估計會以為他信奉了什麼奇怪的教派,但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李青不信奉任何教派任何神鬼,他隻信大自然。
李青的祖上是山裏的獵戶,那時候的人們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他們每獵獲一隻獵物,都會對著獵物出“感謝你現出生命,你的肉將幫我我和家人免於饑餓、你的皮毛將幫助我們度過嚴冬”諸如此類的致詞用以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後來,科技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飛速提高,人們再也不用為了填飽肚子而冒著生命危險進山捕獵了,狩獵也變成了一項奢侈的戶外運動。
所以很多獵人的後裔都已經忘記了這個傳統,但李青家卻是代代相傳了下來——即使他們家已經不是獵戶了。
照李青父親的話就是,這可以教他們學會感恩。
不過李青這一代裏麵,也隻有他一個人會真心實意的遵循著這個規矩了,其他人不過是表麵樣子,其實心裏嗤之以鼻,覺得特別可笑和無聊。
因為李青的確相信萬物皆有靈,懷著這樣的心情,他才能做出比別的廚師美味的菜肴,年紀輕輕便成為有名氣的大廚。
當然,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現在,他不過是一個沒有嗅覺味覺的死宅。
李青呢喃完之後,便像個拿腔拿調的老頭子一樣、掛著一臉充滿佛性的微笑將飯菜擺整齊,準備開動了。
他看不到的是,在他完致詞後,那盤多寶魚上方漂浮的一團靈魂忽然如煙花般綻放開來,一點閃光飛向際,剩下的光點,全都飄飄揚揚的、落在了那條清蒸多寶魚的身體上,隨即消失不見。
李青什麼也沒看到,他慢吞吞的抽出筷子懟了懟,慢條斯理的伸出筷子、在魚肉最厚的地方戳了一下,優雅的挑起一塊魚肉放在嘴裏嚼了幾下。
“多蒸了一分鍾,肉老了,失敗!”
李青評價一句、輕輕放下筷子、拿起剪刀將醬油包剪開一個不大不的等腰三角形豁口,捏著醬油包慢慢的均勻淋在生菜上,動作優雅,充滿美感,就跟在拍美食紀錄片似的。
倒好了醬油,李青把空的醬油包丟進垃圾桶,複撿起筷子、夾起一顆生菜吃了下去。
“生菜品質不錯,但焯久了幾秒,脆感大幅下降,失敗!”
最後,他戳了戳米飯,夾起一坨放在眼前瞅了瞅,都還沒放進嘴裏吃,便搖頭歎息,“中品稻花香,水放多了,失敗!”
“廚師做菜態度很不端正,以後不點這家的外賣了。”
這些錯誤不是一個熟練的廚子應該犯的錯誤,如果犯了,那隻能明這個廚子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侮辱了自己的廚藝、也侮辱了廚師這個職業。
李青絕不會原諒這樣的人,所以雖然他根本品嚐不出這些菜的味道如何,還是很幹脆的把這家餐廳從自己的外賣食譜裏劃掉了。
——即使他並不會經常點這麼貴的外賣。
他又不是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