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成鄉下醜妞1(1 / 1)

嬌娘抬了抬肩上不相稱的背簍,高大的背簍沉甸甸的壓在她矮小的身板上。

許是走了老大一段路,嬌娘的額頭已經沁出汗來。身板很疲憊,可嬌娘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疲憊,她一臉堅毅的頂著日頭,雙手緊緊拽著肩上越來越沉的草繩,穩穩的從鬆軟的田埂走過,接著爬上高低錯落的梯田,然後才有空暇回頭望了一眼高田下那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邊的金色田野。

稻田裏滿是金色的稻子,個個低垂著腦袋,隨風招展。

這是怎的一副金秋美景。

選了個可以落腳的地方,她把背簍歇下。望著遠方的天空,不禁發起呆來。

西邊,那座高聳入雲的石頭山,遮住了天邊浸染的彩霞。石頭山上,怪石嶙峋,草木茂盛,誰也不知道這山到底有多大,有多深。

嬌娘的家,就在石頭山下的石頭莊裏。說是莊子,倒不如說是一些農家貧戶的集散地。

石頭莊,依山而建,莊裏有數十戶人家,多數以石姓為主,間或攙雜著一些外姓,例如王、朱、劉、周、張五個外姓。這些外姓,除了周王二姓,其它三姓都是不久前從莊子外麵搬來的。

五姓人口並不多。每家每戶,最多也就三四個人口。這和祖祖輩輩就紮根在這石頭莊裏的石家人來比,那根本就是滄海一粟,不堪一提。

莊稼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石頭山,深不可測,莊稼人從不敢進去冒犯。峰巒疊嶂,保障了山內的野生動物。獨留外圍給莊稼人。石頭山山外圍,生長著一片密密麻麻的竹林,竹林盡頭處,是一些稀稀疏疏的灌木叢。灌木叢東邊,有一汪清潭,清潭裏的潭水,是從石頭山山腹裏流出來的。日積月累,竟然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小型湖波,石潭裏,有許多小魚小蝦。潭子不算很大,但養育了石頭莊祖祖輩輩幾代人。早幾年前,稻田缺水,莊裏人就齊心協力破開水潭,鑿出一條小河,順著竹林的邊緣流出去,流入莊子外的千頃良田。

有了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潭水保障,石頭莊裏數百口人,倒是從沒為人畜飲水,莊稼灌溉排水發愁過。莊稼人很懂得感恩,石潭算是他們共有的母親。所以,莊子裏的人,從不捕撈石潭裏的魚兒。他們在石潭邊砌了一間土地廟,把石潭供奉起來。

也不知怎的,自從開始供奉之後,石頭莊年年風調雨順大豐收,年年是豐年。莊稼人更信了,對石潭那是愛護有加。逢年祭日、娶親嫁女都會到石潭旁的土地廟裏,燒上一柱高香。

此時正是金秋時分,今年的稻子都長得極好,金燦燦的,讓人一眼看了就眼饞。不用看也知道,今年準又是一個豐收年。隻是不知這次每家每戶又要上交官府多少口糧。

因石頭莊有這千頃良田,且產量甚豐。每年上交的糧食,粒大飽滿,故莊子外的石梁鎮鎮長許富貴,每年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上交糧食數量提升。今年添一升,明年加一鬥,到如今,石頭莊每家每戶,交了糧食之後,就僅僅隻夠溫飽而已。這還是大夥兒用雜糧摻雜在內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