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帝豪高中拉開了與宮田考察團文化交流切磋賽的序幕。
經過一個早上的安排,帝豪高中的領導們將比賽地點定在了操場上的露天場,這是帝豪高中建校以來就築起的高台,高台呈現半圓形,高台寬敞,采光極好,一般被學校用來當做開晚會的地方。
今天卻被定為比賽場地,也代表學校對這三場比賽的重視程度。
高台兩邊已經坐上了帝豪的領導和老師們,還有帶隊來帝豪的宮田高中的老師和領導。
為了防止雙方老師偏袒自己學校的學生,帝豪高中也請來了“雅居閣”的老板曹丘,曹丘是靖海市本土人士,愛好品茶、喝茶和鬥茶。因此他在靖海市開了一家茶館,名為“雅居閣”。
曹丘算得上是靖海市小有名氣的茶葉師,品茶師和鬥茶師,受到寧建國的邀請,年滿四十歲的曹丘欣然接受擔任評委一職,還特意貢獻了自己店裏的鐵觀音。
請的另外兩名評委則一位是鄧北堂,另一位是文凡。
鄧北堂是“丹青筆墨”店的老板,所經營了的也就是文房四寶,以及一些筆墨畫,或者書法。
他本人也極愛寫寫畫畫,對書法和筆墨畫有著很高的見解。
文凡則是靖海市有名的圍棋研究員,對圍棋瘋狂著迷,而且眼力極高。
曹丘、鄧北堂和文凡早早的和寧建國,許弘文等一幹領導們坐上了高台的評委席。
帝豪沒課的學生們也早早的搶了位置,準備觀看今日的比賽。
第一場:鬥茶。
鬥茶,又名‘鬥茗’,唐代稱‘茗戰’。是源自中國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伴隨著中唐貢茶製度的確立而出現,盛行於宋代。它是古時候有錢有閑文化的一種雅玩。
每年春季的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廣為民眾所關注。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平民村夫皆熱衷參加。
即要鬥茶,必先有茶。
按照鬥茶規矩,一般都是茶鬥雙方各攜好茶前來戰鬥。茶質好的,自然在評定勝負之時占了大便宜。
但是,如果按照這樣的規則,這對宮田考察團顯然是不公平的。他們從東洋遠道而來,又怎麼可能恰好攜帶有適合鬥茶的好茶呢?
經過許弘文和櫻井由美的一番商議,決定雙方使用相同的茶葉,而且在“雅居閣”購茶。
這樣一來,無論是帝豪一方還是宮田考察團一方,誰也不能在茶葉材料上麵占便宜。各方隻憑點茶技巧以及火候把握來爭輸贏。
坐在高台上的曹丘看了眼坐在另一邊的宮田考察團的學生們,又看了眼帝豪的學生們,然後壓低了聲音在許弘文耳邊說道:“許校長,請問今天將派出帝豪的哪位學生和他們鬥茶?”
許弘文笑了笑,說道:“曹老弟,參加鬥茶的人選是我一好友的孫女,那姑娘很不錯。”
曹丘神色一愣,麵帶疑惑的問道:“許校長,聽說東洋的茶道很是高明,不知道那姑娘能不能戰勝他們啊,茶道原本起源於我們華夏,如今卻被東洋人給發揚光大了去,哎----”
正站在後麵打著哈欠的葉無雙聽到曹丘的這話就不樂意了,什麼叫茶道被東洋人給發揚光大了?
葉無雙皺了下眉頭,說道:“茶道起於華夏,東洋隻是學了皮毛,即使他們將那點皮毛發揚廣大,卻仍舊改變不了皮毛的事實!”
聽到有人打斷自己的話,曹丘神色不悅,轉過頭問道:“你是誰?”
許弘文無奈的看了眼葉無雙,拍了拍曹丘的肩膀說道:“曹老弟,這就是我和你提到的那個年輕人,葉無雙。怎麼樣,這小子不錯吧?”
曹丘臉色微微一變,打量了一下葉無雙,說道:“你就葉無雙?帝豪的才子葉無雙?”
葉無雙點點頭,尷尬一笑道:“我想應該是我吧。”
“你說的對啊,茶道起源於中國,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可是在那之後茶道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茶也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了。然而東洋人卻視茶如珍寶,茶道興起,人人品茶,愛茶,喝茶,茶道又怎能不興盛?現在的我們拿什麼和人家比?”曹丘眼眸裏劃過失望的神色。
“我相信在華夏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正在做著那些無怨無悔的小事,做著那些為民族文化昌盛繁榮的事業,他們心中有夢,所以無怨無悔,他們努力奮鬥,所以不知疲倦,也許他們的貢獻微弱,但卻不可否認他們貢獻的星星之火。我相信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這群人當中去,那個時候還怕華夏文化不繁榮、不昌盛麼?”葉無雙看著曹丘,不卑不亢的說道:“曹伯伯不正是那群人當中的一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