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人到一萬,無邊無沿。隻見身材高大的波斯教徒,一個個穿著波斯鎧甲,除了眼睛部位留了兩個圓孔外,整個臉部都被鎧甲罩住,左手持一圓形盾牌,右手持著一柄一丈六七的矛戈,橫成列,豎成行,橫排之間的矛戈手站位非常緊密,遠遠看去就像一個整體,縱行之間的距離約一丈六七,正好是矛戈可以夠著的地方。
說是方陣,其實是長方形陣型,橫排約二百人左右,不僅排列緊密,而且相鄰的兩個矛戈手身上用牛皮帶鏈在一起,無法逃脫;若是有膽敢後退者,後麵的矛戈手毫不留情地刺殺縱列約一百五十人左右,由於相距較遠,反而比二百人的橫排更長。
見宋軍已經殺來,布羅蒂柯羅揮動令旗,馬其頓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勇往直前。嶽飛把手一揮,幾萬步卒退到兩邊,隻見“贏官人”嶽雲率餘化龍、張憲、路文龍、鄒剩女、何元慶、狄雷、付天亮等五千鐵騎,成錐形陣型殺向方陣,這五千鐵騎聚集了嶽家軍“八大錘,六杆槍”,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一旦殺出,如同射出去的強弓硬弩,呼呼生風,百折不回,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東西方兩種不同陣型的對決,誰會更勝一籌,就要看誰撲捉的戰機更準、更狠、更猛,“贏官人”嶽雲就是這支硬弩的箭頭,能否楔進馬其頓方陣,取決於嶽雲這個“箭頭”的帶動,所以,嶽飛令旗一動,嶽雲摧動汗血寶馬,晃動手中的擂鼓甕金錘,一馬紅塵衝入方陣的正中間。
這可是關鍵一戰,擊敗金兀術,趕走金人在此一舉。小將軍嶽雲使出看家本領,一對擂鼓甕金錘仿佛是一對跑動的紡車,盡管馬其頓方陣的前排都是摩尼教徒,手中的長矛也足夠長,但是,這些摩尼教的末等兵卒,要想阻擋住小將軍嶽雲,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小將軍掄起雙錘,上護其身,下護其馬,展眼之間將方陣撕開一個口子,隨後跟進張憲、路文龍、餘化龍、鄒剩女、何元慶、狄雷、付天亮等五千鐵騎,如同虎入羊群,順著口子向四周拓展。
與布羅蒂柯羅一起觀敵瞭陣的金兀術和鳩摩智,急得渾身冒汗,拚命揮動令旗,想將口子堵上,怎奈?大宋訓練有素的五千鐵騎,如何輕易讓敵人的方陣合攏?
鳩摩智沉聲地對布羅蒂柯羅道:“布羅蒂蘇丹,請閣下下決心,本佛爺要使用‘飛蝗陣’了!”“布(不)……克(可)……耶(也)!折(這)……謝(些)……豆(都)……是……窩(我)……帶來的勇士!”布羅蒂柯羅用蹩腳的漢話說道。
鳩摩智急不可耐地說道:“對不起布羅蒂蘇丹,現在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說完,他向金兀術一使眼色,金兀術揮動令旗,瞬間,箭如飛蝗朝宋軍射去,可憐五千鐵騎,不消半刻被射殺兩千餘。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遮天蔽日的飛蝗箭駑,不僅射殺了宋軍,也射殺了與宋軍混戰在一起的摩尼教兵卒和金兵。氣得布羅蒂柯羅哇哇大叫:“酒(鳩)……磨(摩)……字(智)!你太不講信用了!我要殺了你!”說完,布羅蒂柯羅就要跟鳩摩智動手,鳩摩智用手製止道:“蘇丹閣下:如果本佛爺不使用飛蝗陣,閣下的勇士一樣死在嶽飛的鐵蹄之下,與其這樣,不如我等先動手,搶占先機。”
布羅蒂柯羅一聽,似乎有些道理,馬其頓方陣被嶽飛的錐形陣打開,方陣就會如同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如果用飛蝗陣消滅宋軍鐵騎,衢折羅的兵勇可能還會剩下一些。想到這,布羅蒂柯羅隻好忍氣吞聲,看著自己帶來的勇士成片成片的倒下,他也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