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萬秋恍然大悟,臉上一紅道:“大哥,你別拿小弟開玩笑了,千萬使不得,吾古孫葉姑娘雖非金枝玉葉,但也是名門閨秀,我唐某一介草莽,如何能配得上姑娘,多謝姑娘抬愛。”“阿布罕老爺,你不要為難唐大哥了,我隻是想和唐大哥在一起,哪怕做一個丫鬟婢女,隻要能侍侯唐大哥身邊,我就很開心了。至於其他的,吾古孫葉不敢多想。”姑娘嬌羞道。
阿布罕道:“賢弟家中可有婚配?”“哦,我一心想繼承唐門衣缽,發誓:不練成唐門二十四路梅花鏢,決不成親。當我到了要成親之時,家父突然失蹤,這件事又被耽誤下來,小弟至今未曾定親,未曾婚配。”唐萬秋言道。
“這就是了。好啦!好啦!你也不要推辭,她也不要謙讓,我看你們是郎有情,儂有意,天作地合一對,我阿布罕從中作媒,嶽賢弟他們從中作證,還是早日完婚吧!”阿布罕包辦代替道。“大哥,不行,婚事我可以應了,但必須稟明家母後,在她老人家麵前完婚。”唐萬秋慌忙言道。“也好,也好,隻要二弟依了這樁婚事,怎麼都成。”阿布罕邊說邊笑,似乎應承婚姻的是自己。
一樁美好因緣就這樣促成了,嶽飛等人皆大歡喜,阿布罕又是一頓盛情款待,嶽飛唐萬秋等又在阿布罕府上歇息一天,談文論武,好不逍遙。但是,嶽飛等人都已經出來二十多天了,眼看就要到了年關,他們隻得和阿布罕辭行,來時是五個男人,現在回去又多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吾古孫葉,一路之上,吾古孫葉告訴唐萬秋等人,那天,唐萬秋聽到金將的辱罵後,站出來揭穿金人的陰謀,金兵捉拿唐萬秋時,自己恨不能撲上去,她知道,唐萬秋若被金將抓住非死不可,可她剛想過去,卻被自己的父親死死地抓住,硬是將她拖回屋中,當屋外一片寂靜之後,她也不知唐萬秋的去向,更不知唐萬秋是死是活。
接著,姑娘又告訴大家,她也算是個宋人,原來,她的爺爺是雁門關附近小有名氣的秀才,大遼不斷騷擾大宋邊界,不僅大肆掠奪財物,而且連人也不放過,遼兵把掠來的財物一分,然後把擄來的宋人全部賣給女真人做奴隸,他們認為,宋人曆來狡猾奸詐,留在大遼早晚是個禍害,賣到女真部落,不僅可以換來銀子,而且可以解決大遼的後顧之憂,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販賣的奴隸卻成全了女真,因為,宋人來到女真,也把中原的文明帶到那裏,如:中原的文化、農耕、桑蠶、冶鐵等技術帶到女真,吾古孫葉的爺爺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賣到一個女真大戶人家,由於他是中原人,成為大戶人家的奴隸後,必須要改為女真人的姓氏,自己是位秀才,他就把自己的姓氏改為“吾古孫”,意思是“我的祖上姓孫”,讓後輩永遠記住自己的姓氏,永遠記住自己是中原人。
初到大戶人家,她的爺爺逆來順受,給大戶人家出個主意,想個對策,記個帳本,看個風水等,深受大戶人家的喜歡,時間長了,大戶人家也不拿他當奴隸看待,讓他做了自己的總管,甚至把夫人最貼身的丫鬟許配給吾古孫葉的爺爺,並允許他單門立戶。
幾十年後,她的爺爺積攢錢財,開了一家客棧。由於文人的懦弱,到了父親的時候,膽子更小,生怕得罪金人,更是對金人點頭哈腰,但骨子裏始終想回大宋,想做宋人。所以,吾古孫葉小時候就深受爺爺、父親對中原文化的熏陶,做夢都想回歸中原,做回宋人,可是,地處金國腹地的她們,別說回大宋,就是見大宋人都很難;當唐萬秋來到客棧的時候,吾古孫葉眼前一亮,一個風度翩翩的中原男性出現在她麵前,絕對有別於金國大漢,讓她怎麼看怎麼入眼,怎麼看怎麼上心。
自唐萬秋住進店內,吾古孫葉親自為他端飯送水,就是為了找機會接近唐萬秋,後來,唐萬秋腹瀉不止,病情越來越厲害,姑娘為他煎湯熬藥,甚是體貼,看到唐萬秋帶著病與金將打鬥,她既為他擔心,更為他佩服。當唐萬秋被金將舉過頭頂,準備摔下時,姑娘全身心地撲上去,不想,卻被父親死死抓住,拖回屋裏,急得姑娘恨不能以頭蹌地,以淚洗麵,怎奈,她畢竟是女兒身,哪裏能打開反鎖的大門。
直到綴罕帶著阿布罕依拉的口信,吾古孫葉姑娘才知道唐萬秋還活著,並與阿布罕結為異姓兄弟,征得父親的同意,她與綴罕一起來到阿布罕府上,她父親當然知道阿布罕也是女真人首領之一,女兒回歸中原有望,也就任由吾古孫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