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回:下)獻良策嶽飛嶄露頭角 納忠言宗澤誓破金兵(2 / 3)

“將軍,當年關雲長敗走麥城,如何當道阻擋吳軍?”嶽飛啟示道。“火,對,焚道。來人啊!所有軍卒脫下軍裝號愷、糧食車架,阻於道中,點火焚燒,阻截追兵。”說完,劉浩親自跳下戰馬,脫下鎧甲,置於道中。其他將士一看,先鋒官都將鎧甲脫下焚燒,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展眼工夫,軍裝號愷,糧食車架在路上堆積如山,大火一點,火光衝天,後麵的追兵隻能望“火”興歎。

可是,正是有了這堆大火,也送了劉浩的性命,正在山上伏擊宋軍的金兵金將,一看山穀出口燃起一堆火,一員將官模樣的人,正在指揮著士卒焚燒鎧甲,知道這是劉浩的先鋒軍敗退下來,焚燒鎧甲為的是阻擋後麵的追兵,金將命令弓箭手用長臂弓射殺劉浩。劉浩脫去鎧甲,一手拿著鉤鐮槍對士卒高喊:“快脫!快燒!衝進山穀與中軍回合!解……”話未說完,一支帶著倒刺狼牙箭,“砰”的一聲,不偏不倚射在劉浩的前胸,劉浩“哎呀”一聲,栽倒馬下。

正在脫鎧甲的嶽飛湯懷王貴等人,聽到劉浩栽於馬下,趕緊過來救援,可是,狼牙箭太強勁了,箭簇直透心髒,即使扁鵲、華佗在世,也回天乏術,嶽飛大叫一聲,搶過一把弓箭,將金兵的弓箭手射死。

一個時辰的激戰,金兵敗逃,宗澤得知一切情況,對元帥陳亨伯道:“傳康王千歲口諭:駁陳亨伯攻打李固渡指揮權,前軍劉浩的兵馬盡歸兵馬大元帥府左軍。命副元帥黃潛善將劉浩將軍亡靈送歸相州,好生安葬,其餘人馬隨本帥前往李固渡安營,不得有誤!”“是!”眾將答應一聲,各自歸置人馬,迅速向李固渡進軍。巳時已過,五萬宋軍終於在李固渡五裏的地方紮下營寨,宗澤命汪伯顏擔任夜防,生怕金兵趁宋軍立足未穩偷襲。

一夜無話,黃潛善將劉浩靈柩運回相州,康王趙構知道大事不好,險些沒有以頭搶地,命人好生安葬劉浩暫且不說,單說副元帥宗澤,五萬人馬歇息一夜,第二日日上三竿,依然沒有派兵出戰,眾將皆以為,宗老元帥愛惜士卒,不忍勞累出戰,可是,一連三日,宗澤毫無出戰的意思,眾將不能理解,不要說金兵,就連宋將都以為宗澤怯戰。到了第四天,宗澤命人在營門口掛上“免戰牌”,眾人更是不可理喻。

就連擔負踏白任務的湯懷王貴張顯三人,也對宗老元帥頗有微詞,他們向嶽飛問道:“大哥,以前在代州時,宗老元帥不是這樣的,難道老了老了,膽子卻變小了,為什麼五萬人馬囤聚於此,不敢與金兵開戰,若何?”“好戲就要開始了,這叫驕人之兵,引蛇出洞。”嶽飛漫不經心地說道。

“好一個‘驕人之兵、引蛇出洞’,老夫知道,此計能瞞過全軍,唯獨瞞不過你嶽鵬舉。”一個爽朗的笑聲言道。嶽飛湯懷王貴張顯四人抬頭一看,喲!什麼時候宗老元帥來到踏白軍的營帳。四人趕緊跪倒給宗澤叩頭,宗澤用手將四人扶起,道:“嶽少俠,四位免禮!”嶽飛趕忙言道:“老元帥,快不要這樣稱呼,屬下等皆為宋軍一兵卒,何勞元帥親往,屬下兄弟四人承受不起。”

“好!老夫以後不再稱爾等為少俠,既已從軍,謹守軍中法度。不過,老夫一向看重你等才能,故而來營中向鵬舉請教一二。”宗澤當仁不讓地說道。“元帥如此說,折殺小人了,嶽飛乃宋軍一士卒,敢不以死而報家國,更何況,老元帥是嶽飛的救命恩人,何當元帥一個‘請’字?”嶽飛謙恭道。

“嶽飛,老夫雖老,但行軍打戰從不自專,全軍將卒隻要有好的戰法,老夫皆可請教。今日,老夫的驕人之兵、引蛇出洞的計策既已被你識破,老夫還想問教於你,假如金兵不為所動,或以少兵挑釁,何以對之?”宗澤向嶽飛請教道。

嶽飛凝思一下,道:“以清風口金軍大勝,宋軍大敗而論,一連三日,金兵應該有所動,其一,金兵並知道宋軍的主帥換位,其二金兵必以宋軍嚇破膽等待援兵。以屬下估計,明日金兵必派少許人馬前來試探,我軍可高掛‘免戰牌’,後日,元帥可退兵裏許,再次示弱,金兵必派重兵攻營,以防我軍增援;此時,元帥可派副元帥汪伯顏夜間繞道斷其歸路,然,金兵未必會全軍出動,隻要我軍一舉大敗前來挑釁的金軍,乘勝追擊到金兵營下,以火弩攻之,李固可破矣!”“好!好計。”宗澤大聲疾呼。此時,湯懷王貴張顯三人才明白,宗澤為何停兵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