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回:上)思陽獨臂擒匪首 嶽雲孤膽闖金營(2 / 2)

簡短節說,思陽的傷口開始結痂,氣色也好多了,嶽飛接到杜充命令,王善、張用敗退滑州後,轉攻宛丘,他命嶽飛率軍急速增援。思陽知道,嶽飛大戰在即,不便讓他分心,與紫薇、白菱、阿娜商量後,留下書信,悄悄離開大營,阿娜回雁門關,紫薇回歸天山,白菱陪同思陽南下江州。嶽飛看到思陽的書信,知道她與白菱前往江州,心中稍安,即刻命六萬大軍開赴宛丘。

王善、張用領兵久攻宛丘不下,又得知嶽飛領軍來援,擔心自己會腹背受敵,命手下猛將孫清、孫勝二兄弟,領五千人馬前往清河,半路堵截嶽飛,恰巧與牛皋率領的前軍相遇,牛皋、湯懷與孫清、孫勝大戰在一起,十多個回合,孫清、孫勝雙雙被擒。得知孫清、孫勝被嶽飛生擒,王善、張用立刻引軍退去,朝廷得報,嶽飛因公雙升轉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

建炎三年六月,嶽飛回到開封,就接到杜充的命令,軍隊要撤往建康府,嶽飛聽後,大驚失色,他對杜充言道:“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複取之,非數十萬眾不可。”杜充言道:“兀術領兵已至淮南,前軍鐵騎已踏破揚州,我主聖上棄揚州還建康,非可坐等,我與將軍入建康護駕爾!”嶽飛無奈,隻得聽從杜充的將令,領兵南下。

花分兩朵,各表一枝。按下嶽飛暫且不表,單說高宗趙構愜意於煙花三月之地,忽聞,金兵鐵騎已至牛頭山,趕緊詔見當朝宰相黃潛善,讓他領軍前去堵截,遣詔書與杜充雲:“公徇國忘家,得烈丈大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比守兩京,備經百戰,夷夏聞名而褫氣,兵民矢死而一心。為公同知樞密院事,銜執政。”然後,趙構連祖宗牌位、玉璽都顧不上帶,匆匆領著心腹太監離開揚州,逃往建康府。

黃潛善一看皇帝都跑了,他命太常少卿李剛領兵前去驢頭山阻截金兵鐵騎,李剛雖然是一位主戰派,可是,自己根本就沒有兵將,無奈之下,他將怒憤洶洶的揚州百姓組織起來,任命自己的家將張保為大將,前往驢頭山阻截金人。別看家將張保,那可是一員身經百戰的老兵,一身功夫非常了得,手中一條镔鐵齊眉棍有萬夫不當之勇,人送外號:飛毛腿。因為李剛有恩於他,且李剛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張保情願守護在李剛身邊,用性命來保護這位好官。後來,宗澤為靖邊元帥,李剛一直是宗澤的支持者,李剛命張保隨宗澤上前線,一是殺敵立功,二是照料、保護好宗老元帥,所以,張保在前線也是一員驍勇善戰猛將,邊事稍安,宗老元帥想安排張保一個官職,張保言辭謝絕,自己情願回到李剛身邊,聽命主人驅使。

看到皇帝逃離揚州,當朝宰相委遁逃逸,自己的老主人臨危受命,在缺兵少將的情況下,張保隻好擔起大梁。可是,這些憤怒的百姓幹莊稼活行,要是打戰,連弓箭都不會使喚,這如何打戰。張保無奈,反正打戰憑著人多,我就來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讓揚州守城的士卒為前隊,老百姓為後隊,一旦遇到敵人,守城的士卒好歹能抵抗一下,若是金兵看著我們人多,也許會嚇跑了,這也不一定。所以,張保一邊急速行軍,一邊跟老百姓講解如何使用弓箭。

張保領軍離驢頭山尚有十數裏,忽然看到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大約有二百人,為首的一員小將,身高在七尺開外,一張娃娃臉生得虎頭虎腦,頭上係著逍遙巾,一身素布裝束,不罩鎧甲,誇下一匹白馬,一看,這匹馬就是一匹寶馬良駒,名曰:千裏驌驦駒,馬的得勝勾上掛著一柄虎頭鏨金槍。張保一看,邁開飛毛腿來到頭前,壓住前行的隊伍,向對麵的小將喊道:“喂!對麵的小將聽著,你們是幹什麼的,為何攔住我們的隊伍?”隻聽對麵的小將在馬上一抱拳,客氣地說道:“哦!請問對麵的將軍,你們可是大宋人馬(那時,許多軍隊穿著大宋的服飾,卻未必是大宋人馬,有的是叛軍、偽軍,所以,年青人才有此一問)?”

“我們當然是大宋的人馬,我們正要去驢頭山阻截金人鐵騎,請問你們是哪路人馬?”張保大聲地問道。“哦!這位將爺,我們是張所大人的家人,聽說金人鐵騎*近驢頭山,自願組織起來抗擊金人,請問你是誰人的屬下?”年青人亮開嗓門問道。“哦!我們是太常少卿李剛的屬下,我叫張保。張所將軍的大名如雷貫耳,皓月當空,今日得遇公子,真乃三生有幸啊!不知公子是張所將軍什麼人?”張保邊答邊問道。“張將軍,失敬!失敬!我乃張所將軍的孫子名叫張憲,不如我們兵合一處,共同殺敵,不知將軍以為如何?”年青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