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縣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份,全縣版圖麵積和人口都差不多是白嶺縣的兩倍。鐵嶺縣城與外界連接的公路主要有兩條,一條通往江北,一條直達省城江廈。從鐵嶺縣城出發到江北和江廈,遠近都差不多,大約有兩百裏路。鐵嶺縣城是一個老縣城,麵積約有三十平方公裏,但雜亂無章,缺乏統一規劃與開發。為此,陳煙決定先從改變城區麵貌著手。在整治髒亂差的同時,他提議建設“三條街”:進城的東門建一條“農貿街”,專營本縣各種農副土特產品,打造一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城中仿照江北市區建一條“步行街”,以經營服裝鞋帽、日用百貨、輕工業品為主,並在正中間建一座上檔次的影視城;城西建一條“好吃街”,專門開辦餐飲業,以本縣的各種特色小吃為主。這“三條街”要是建成運營的話,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無法估量,將會帶動一大批山裏農民致富奔小康。
陳煙的提議得到縣委常委會的一致通過。於是,縣委縣政府迅速組建了城市開發領導小組,張凱和陳煙親自督陣,有關領導和部門分頭行動,最終拿出了城市開發總體規劃和詳細的招商方案,經相關專家論證通過後,就很快將招商方案發布在縣政府網站和江北市委主辦的《江北日報》上。
劉燕發現陳煙到鐵嶺縣後又開始搞大動作,很是驚歎不已。她當即動員於燦與爸爸聯係,參與鐵嶺縣城的“農貿街”投標。於燦知道,她這既是為了支持陳煙的工作,也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實業。一旦這條“農貿街”開發成功,其效益無異於再造一個大型公司。於是,他當即點頭應允了。在他的鼓動下,他的爸爸於成才便聯合肖燕的爸爸肖總成立了投標專班,精心準備投標方案,並按時參與鐵嶺縣城的“農貿街”投標。不難像象,強強聯手,於成才和肖總如願以償中標了。就在“農貿街”被於成才和肖總接手後不久,來自省城江廈的兩位大老板又分別奪得了“步行街”和“好吃街”的開發權。
“三條街”的建設拉開後,懸在陳煙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張凱對他的大膽舉措讚不絕口,說:“陳縣長,我已經把你的大手筆與霍書記作了口頭彙報,他說等你的‘三條街’建成開業時,他要親自前來觀摩剪彩。”
“張書記,這是你領導有方。沒有你的全力支持和親自指導,我哪來的大手筆啊!”陳煙爽朗地笑開了,“現在不用擔心霍書記不見我倆吧?”
“陳縣長,你來鐵嶺縣已經有半年了,一直沒有回老家探親,你該帶新媳婦回去看看爸媽了。”張凱笑了笑,又連忙掉轉了話題。
“謝謝張書記關心!我現在是該回老家去看看兩個大人了。”陳煙說。
“那你準備點禮物,這個雙休****就帶小菊回老家一趟吧!有我在這裏守攤子,你回老家放心大膽地休息兩天。”張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