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磊想,這個李鎮長何方神聖,有什麼手段,忽然心中一驚,連忙問:“你們這個李鎮長是不是以前的計生辦主任李穎芝?”
錢主任“哎呦”一聲,拍了拍王曉磊的肩膀,說:“沒想到市裏的領導也知道我們李鎮長的大名啊。”
“何止知道,簡直是如雷貫耳啊。”
王曉磊看見遠處一個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女人正高一腳,低一腳的踩著磚瓦碎石朝著這邊走來,齊肩的短發,幹淨爽利,臉上的皮膚瓷白瓷白的,透著紅暈,豐腴的身材把她穿著職業裝撐的緊緊的,渾身透著自信。
就這樣惹人無限遐想的女人,做事可是雷厲風行、粗獷豪放,當年盤龍鎮有兩個人特別出名,一個是副鎮長聶傳慶,分管殯葬改革,另一個就是計生辦主任李穎芝。
在農村雖說改革開放多年,但是封建思想仍舊根深蒂固,殯葬改革和計生工作一直是鄉鎮基層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計生工作困難重重,農村就有那麼一群帶著娃的超生遊擊隊跟你東躲西藏的,計生辦的工作人員就跟刑警隊似的,天天跟蹤抓人,李穎芝工作作風潑辣,下手狠,敢別人不敢為,那些村裏不管多厲害的大姑娘、小媳婦見了她就跟見了煞神一般低頭順目的,而且當年李穎芝提了一個計生口號響徹了整個江州,讓她出了大名,“該紮不紮,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盤龍鎮真是談李穎芝色變,再後來盤龍鎮年年都是計劃生育模範鎮,李穎芝在市裏可是大大的出了風頭。
再有一次,那年江州市汛期要比以往來的早一些,規模大一些,而盤龍鎮則是防洪的重災區,李穎芝負責修建堤壩、防洪抗災。有一天市裏領導過來視察,遠遠就看到堤壩上一個身段婀娜玲瓏的女性和一群民工在不停揮著鐵鍬,領導隨口問:“那位同誌是誰啊,是附近那戶人家的閨女。”
旁邊就有人笑著說:“她不是那家的閨女,是盤龍鎮的李副鎮長。”
那時候小雨不停的下著,李穎芝身上穿著襯衣,給雨水一淋,美美的身材分毫畢現,看得讓人挺雞動的,領導來了興趣,朗聲笑道:“這不就是那個計生辦的李主任嗎?不錯不錯,已經是副鎮長了,我們去看看。”
一行人到了壩上,慰問了李穎芝和在場的一些民工,剛準備走的時候,李穎芝也不知道是不是身體太累了,還是給雨淋壞了,就直接暈倒在地。
被送去鎮衛生所的時候,領導不禁感歎的說:“李穎芝真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同誌啊,我們都應該學習她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而同行的記者將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第二天李穎芝上了電視報紙,並且受到了市裏的表彰。就這樣李穎芝從一個二十多歲的計生辦主任,短短幾年時間便成了市裏最年輕的鎮長,比他王曉磊進步快多了。